
- 日本二戰後最慘情
- 危機意識低僅少數人避難
- 三核電站隨時連環爆
- 災民疏散淪人球
- 輻射污染兩岸機會微
- 海嘯毀28戰機捲走導彈
- 東京節能日停電三小時
- 專家:日不宜建核電站
- 屯院東院跟進輻射污染者
- 日進口食品通過輻射測試
- 怒海漂浮兩日老翁獲救
- 禮讓中國災民致電回家
- 民眾留災區照顧老弱
- 孝順女執手救不了父母
- 鹿兒島火山再噴發
- 千葉縣復受禽流感夾擊
- 日本移動了2.4米
- 中國救援隊首踏足日本
- 美兩航母加入救援
- 赴台娶妻日漢避劫
- 田漢姪女作歌募捐
- 陳光標賑災救老婦
- 一國兩色旅警玩殘旅行社
- 回港吐苦水
- 入境處職員老點港客氣憤
- 食材斷貨重創日式餐廳
- 哀愁白色情人節 網民送祝福
- 日本團廣告急抽起港人轉軚遊東南亞
- 熱帶語林:避難原來也有好樣的
- 如刀集:何處覓蓬萊
- 爐香齋:木村跑跑
- 雲南盈江地震古塔開裂
- 網友鬧爆扮關心災情 步姐狂發留言變箭靶
- 石川智晶取消來港AKB48「硬食」國恥
- 中村雅俊親友失蹤
- 陳嘉桓赴日工作叫停
- 新敏娥心驚驚抵韓
- 阿蘭護照安全帽跟身
- 「黑仔王」難忘日本遇險何潤東搶麵包醫肚
80後港青機位讓母女
災難下盡顯人性光輝,大批港人仍然滯留日本機場,當人人渴望盡快撲得機票返回香港,有80後青年不惜讓出確認機位予素未謀面的港人母女提早返港,更充當「入境處職員」協助其他港人爭取機位,互助精神顯露無遺。現時長居於東京的港人在地震後幾近斷糧時加強守望相助,紛紛致電互通消息,確保對方安全及研究如何互助,地震威力雖然震懾人心,港人守望精神卻更令人動容。
二十六歲港人青年阿傑,與姐姐及友人月初到東京旅行,回程時卻不幸遇上世紀大地震,和友人在酒店大堂留宿一晚後,翌日抵達羽田機場,「我哋同六個响當地識嘅港人一齊搵機位,試過向入境處職員求助,但係佢哋完全幫唔到我哋,淨係幫我哋做翻譯,我哋話唔夠錢返香港,佢哋話要自己打返香港搞掂。」阿傑稱,曾向多間航空公司查詢,一張經濟客位機票需一萬七千多元,擾攘大半天才成功透過本港匯款購得機票。
他形容,當時機場混亂如難民營,晚上不夠毛氈,需九個人共用一張氈,甚至瞓紙皮,睡不着便互相安慰,當日亦有數十名港人在機場撲機位,「有人聽到核爆驚到喊,我哋就教佢哋點樣向航空公司留位、點樣打免費電話返香港。」他們又遇上一對港人母女,小女孩僅兩歲,「個妹妹話好驚,好掛住响香港嘅爸爸,我哋雖然等到後備機位可以早一晚返港,都讓咗畀佢哋先。」
Google尋人逾11萬人登記
另一長居於東京工作的港人蔡先生,在地震發生後隨即聯絡同居於日本的十多名港人同鄉,「其中有個住响仙台嘅朋友曾經聯絡唔上,大家都好擔心,好彩最後知道佢冇事。」他稱,東京仍然餘震不斷,部分超市及便利店更出現食物短缺,「好多都冇晒肉類、奶粉同杯麵,我同其他朋友日日都响網上互通消息。」
有人幸運覓得機位,但有港人一度失去聯絡。一對事發時於仙台自駕遊的李氏夫婦更曾與家人失聯繫,幸好其後終於與家人聯絡上,並於昨晚抵達東京。Google於網上設立的尋人系統,至昨晚已有逾十一萬人登記,當中不乏港人檔案,其中有人張貼出懷疑有港人死亡的消息,至晚上終聯絡上。


有港人拍得日本成田機場的情況,大批旅客在機場留宿等候機位。 (受訪者提供)

不少旅客在日本成田機場排隊打電話查詢及報平安。 (受訪者提供)

滯留成田機場的旅客缺乏毛氈保暖,只得席地而睡。 (受訪者提供)

曾一度於仙台與家人失去聯絡的李氏夫婦昨晚返抵東京。圖為二人之前遊日的照片。 (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