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聽雨:預算公開很幽默
一些事一些話放在一起就有了幽默色彩,當然也可理解為具有諷刺的意味。
溫總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加快實行財政預算公開,讓人民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錢,辦了甚麼事。」這番表述回應了公眾呼聲,自然贏得滿堂掌聲。
同樣在人民大會堂,蔣洪用微博描繪了這樣的場景:「會議討論預算安排了半天,準確地說是兩個半小時。也就在這段時間裏,我看到了會議印發的全國和中央的預算材料。一個小組只有一份,大家輪流看。組裏有三十多個委員,人均可看五分鐘。」蔣洪和他的團隊近年來一直致力於推動各級政府部門的預算公開,對預算報告也就格外關心,「所以我看的時間超過了份額。」即使多看了兩眼,這位預算專家也還是「看不懂」:「給的預算材料十分籠統,只是一組抽象概念和數字,無法從材料中看出這數字代表的實際活動。」
蔣洪是政協委員,或許只有過目的權利,那預算數據人手一份的人大代表呢?蔣洪稱:「討論時間也只是半天一天。就算整個會期都在討論和審查預算,也是過分倉促的。就這麼幾天工夫,十萬億的大買單就敲定了。」這些錢都花得值嗎?蔣洪自問自答:能夠肯定的只是它會被通過。
鍾南山前不久稱廣州為辦亞運負債二千一百多億元,聲言要到全國兩會上去說這個問題,希望國家能支持一下廣州。誰知到了全國兩會,這位有「炮王」之稱的人大代表表示對廣州亞運預算有「誤會」,還當眾表示自己「撈過界」。大炮啞火,耐人尋味。
溫總說預算要公開,蔣洪稱看不懂,鍾南山不敢說,一件事上幾種態度,構成了幽默的元素。
兩會即將閉幕,代表和委員將帶着「憧憬和信心」走出議事堂,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宣傳貫徹兩會精神」。至於怎麼宣傳怎麼貫徹,全國政協委員劉光復在大會發言時已有提示:「該抓的工作在哪裏?在口號裏。工作落實在哪裏?在會議裏。整改的措施在哪裏?在通知裏。動聽的詞彙在哪裏?在匯報裏。」
別太認真,用時下流行的一句話來說,就是神馬都是浮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