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大地:中資走出去要防血本無歸

  • 主流官方媒體對中國成功從利比亞撤僑大書特書,各種溢美之詞應有盡有。的確,面對動盪不安的局勢,中國從海、陸、空把三萬多名中國公民全部安全撤離利比亞,這一點值得肯定。

    但在吹捧之餘,官方媒體似乎有意忽略了一個問題,忘記了算一下經濟帳。人是安全的回來了,但中國在利比亞的那些投資是否安全呢?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中國在利比亞投資的企業共有七十五家,投資項目五十個,投資金額數百億美元。在這其中,中央企業有十三家,中國鐵建公司有三個工程項目,合同總額四十多億美元,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累計合同金額一百七十多億元人民幣,中石油投資損失達到十二億美元。

    政治強人 隨時倒台

    由於利比亞目前陷入內戰狀態,中國的投資項目已完全停工,很多建設工地被洗劫一空,接下來的命運也難以預料。如果利比亞內戰持續下去,或者未來的新政府不再承認前任政府簽訂的合同,拒絕中資企業再次進入,中國在利比亞的巨額投資將付諸東流。

    近年來,隨着中國國力不斷增強,愈來愈多中國企業走出去,中國的海外投資持續增長。但由於歐美對中國實行貿易保護,中資企業只能進入那些威權主義統治的第三世界國家,特別是動亂不安、前途未卜的非洲,已成為中資走出去的主戰場。中國與非洲的貿易總額在二○一○年已經超過了一千億美元,愈來愈多的中資企業將目光投向非洲。

    由於這些非洲國家大都依靠政治強人維持表面上的穩定,因此在這些國家投資,短時期內往往能收到不錯的收益。但事實上,這些所謂的政治強人隨時都可能倒台,這些國家隨時都可能陷入動盪。一旦遭遇政權更迭或社會動盪,中國在這些國家的投資可能血本無歸,這方面的教訓已發生過多次,利比亞是最新的一個。

    是賺是賠 聽天由命

    中國的海外投資,特別是中央企業的投資,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都是人民的血汗錢,花起來當慎之又慎,絕不能草率決策,感情用事。由於中國還沒有運用軍事力量保護海外投資的實力,對外投資之前必須做好充分準備,將投資安全放在首位,制訂詳細預案,做到防患於未然。一旦發生問題,應將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然而,目前來看,中國並沒有做好相應的準備,沒有從以往的慘痛經歷中吸取足夠的教訓。中資企業走出去,更多時候是碰運氣,是賺是賠,完全聽天由命,如此投資,焉有成功之理!

    馮海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