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輻射最快明日攻台
【本報訊】日本核洩漏危機觸動兩岸神經,為監控可能南下的輻射物質,內地已立即啟動沿海城市的核安全監測裝置,並密切監測事態發展。台灣的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昨日警告,核輻射有一成機率會飄到台灣,最快明日飄臨東北部,當局將隨時發布警訊。
在北京,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張力軍昨日表示,在得悉日本核電廠於地震中出現狀況後,已即時下令各沿海城市啟動核安全監測裝置,截至昨午一切正常。他強調,日本核洩漏事件不會改變內地發展核電的決心和安排。不過,中科院院士顧逸東坦言,內地社會和民眾承受能力不足,一旦發生核意外將是災難性後果,他建議盡快出台「原子能法」強化管理。
內地13座核電站未受影響
針對外界擔心此次強震會影響內地的核電站,核電專家郝東秦指十三座正在運作、二十六座在建的核反應堆,選址均遠離斷裂帶,抗震設計嚴格執行國際標準,地震難以影響核電站。而正在建設中的遼寧紅沿河核電站則未受影響。廣東大亞灣核電站相關人員亦強調,該核電站設計時已考慮預防海嘯措施,可抵禦約六點五米海浪。
台灣官員稱,根據推算,此次日本核電廠輻射物質南飄台灣的機率是一成,機率算很高,可能在七十二小時抵達基隆等地,屆時將要求民眾掩蔽,不要出門。目前全台有三十個輻射監測站監控,當局呼籲民眾勿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