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刀集:每步都似踏上臨界點
政府的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說了句「臨界點」,在這風風火火的時候,傳媒解讀為官民惡劣關係,民怨瀕臨爆發,順理成章;顧問卻事後否認,要硬拗。當然,顧問臨的可以是新界,男界、女界,反正界別何其多,此話隨時勢作不同演繹也屬常見,要緊的是面皮夠厚。
基層無助,入不敷出,生活無着落,便怨氣臨界;中產不快樂,樓價貴,生活品質差,便焦躁臨界;老人家健康無保障,有病無處醫,便憂慮臨界;年輕人覺得社會不公義,要走上街頭,便怒火臨界。社會諸多問題,政府沒措施解決,顧問說的,怎不是民怨已到臨界?
豈止民怨臨界,政府高官也到臨界點──下台的臨界點。曾蔭權和三司十二局,大大話話過半數都被人叫下台,呼籲下台的又不止輿論、民意,就連平素溫和的學者也看不下去。這些高官為政,今時今日,怎不戰戰兢兢?這種情況,可說是「每步每步都似踏上臨界點」,顧問身處政府其中,豈不有感而發?
這等所謂問責官員,就算挺得住不用問責下台,但煲呔曾政權明年便玩完,未必個個有幸留低。隨着官位上的自然臨界,心態上恐怕更早臨界,跛腳鴨、看守政府之說早已甚囂塵上。別說高官,就連這個顧問身處的中策組,不也有學者提議解散?這又難怪,中策組成立多年,但政府施政卻每況愈下,所謂顧問,便是顧政策的問,若說高官要問責下台,這顧問本人也好應該臨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