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情:小氣候:樓價貴絕全球或招重擊

港人一向有小鎮居民心態,無論香港獲得甚麼排名第一都會拿來熱議一番,政府新聞處及高官更會字裏行間引述一二,以示治績。早前本港再獲全球第一美名,卻是全球樓價最貴及全球置業負擔最重的No.1,港府官員這次的反應卻是尷尬而不敢自豪的,皆因樓價高企已令港人怨氣臨界爆煲,再次審視樓市政策已成了財爺鬍鬚曾及一眾主責官員必做的新春功課。

香港樓價躋身全球之冠,當一萬元一呎的樓價成了置業門檻價時,中產二人家庭即使奮鬥十多年亦未必可以成為有樓一族,更別提過半數港人的蝸居僅夠立錐,結果樓價取得No.1只是帶來了更多民怨。看着日益高漲的樓價,相信港官心中是又氣又怕,尤其是當港府祭出特別印花稅之後,如何出拳已成了輕重不得的哲學,曾經吃過八萬五政策之苦的特區財金官員尤其懼怕。

然而,樓價世界第一的名號傳來,卻逼得港府官員無法再裝鴕鳥。官場流言亦指出,即使預算案不出招,港府內部亦已經改變了迴避的態度,因為樓價續升引發的樓市泡沫正威脅本港經濟體系,在多項經營成本上漲、貨幣制度缺乏靈活適度的調節,甚至高樓價、高通脹、高成本亦出現惡性循環之際,本港市民承受經濟扭曲之苦已近爆煲,放在政府面前似只有兩條路,一是出手煞停失控的脫軌列車,二是承受經濟重傷的惡果 。

當然,特別印花稅之後,港府在樓市可用的招數已不多,尤其是徵稅的效果已被證明短暫且微小,財金高官指望利息轉勢,且別說遠水難救近火,其守株待兔式做法分分鐘換來泡沫更大、傷勢更重。所以,財金界的看法是政府會循供應着手,如加推土地,由發展局領軍的釋放工業土地及活化改革工業大廈用途,以及盡快推動多個滯後的鐵路站上蓋工程等短期易收效的措施,更會加快進度。

每年預算案公布前,城中都有不少揣摸派,更有人早早應變。今年樓價高企,不少市民延遲置業計劃,翹首以待預算案帶來好消息,希望政府出招壓樓價後,可為他們帶來上車的機會。不過,鬍鬚曾等一眾財金高官都傾向保守,八萬五之後也不夠膽下重手,所以置業者這場等待似難令人樂觀。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