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SUN視線:送舊易新過綠年

  • 【記者趙美賢報道】送虎迎兔,農曆新年互送禮品、派發紅封包等傳統習俗,是不可缺少的環節。但無可否認,交換得來的禮品,未必全合心意,不少被束之高閣,最終歸宿可能是堆填區。其實只要透過以物易物方式,以己所不欲、換己所欲的物品,便可打造出雙贏局面,為地球減少更多的廢物。兔仔代表清潔,今年便靠「換」,換出綠色新一年。

    「好多嘢都新簇簇,甚至未用過,掉咗真係好浪費,覺得傷害緊個地球。」任職接待員的Abby自言,聖誕節交換禮物得來的禮品還未及「處置」,新年「賀禮」預計亦會有一大堆,處理去留時必經腦交戰,因不少「舊」物仍然可用,只是嫌「阻碇」才忍痛掉棄;但自從Abby透過以物易物方式,將「家當」換領有需要物品,便不用因浪費而自責。

    利是封循環再用

    Abby表示,去年新年曾收到六盒曲奇餅、五盒朱古力等送禮「王牌」,難以全部「消滅」,於是透過以物易物,換取喜歡的物品:「啲嘢可以去到啲有需要嘅人手上,我又換到想要嘅嘢,環保又唔浪費!」

    Abby在過程中意識到消費會不斷製造垃圾,對地球造成破壞,所以亦一改以往胡亂購物的心態:「買嘢前會諗諗之外,仲會上網睇吓有冇得trade(交易)?」她又將利是封循環再用,賀年食品「食幾多買幾多」,減少造成浪費。

    送禮講心少包裝

    新婚的Mandy則稱,結婚時收到不少大同小異的賀禮:「賣出去唔值錢,畀人又未必鍾意,掉咗更加浪費!」自一年多前得知以物易物途徑後,Mandy便將舊物換為實用品:「試過用舊書換廁紙,或者換其他想買書籍,慳到錢良心又會好過啲!」Mandy今年購買新年禮品時亦以簡潔為主,減少包裝:「送禮講心,其實都估到送咩,包唔包都冇所謂啦!」

    香港以物易物網董事田曉直言,環保為世界大趨勢,本港堆填區快將飽和,以物易物除慳錢外,更可為環保出力,間接減少消費,善用資源;新年前後,網站上載率較平日增加五成,反映巿民環保意識日漸提高。

    第一手消息請瀏覽on.cc 東方互動《即時新聞》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

    Abby自從認識可以物易物後,一改以往消費模式。

    Mandy打算透過以物易物換回其他有需要物品。

    貪靚的Abby最愛買耳環、髮夾等飾物。

    網站負責人田曉稱,環保為世界大趨勢,以物易物可以慳錢外,亦非常環保。(馮溢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