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太陽虹

    烽火台:高通脹的三隻小鬼
  • 烽火台:高通脹的三隻小鬼

    耶魯經濟學者漢密爾頓(Walton Hamilton)果有先見之明。幾十年前,他指出,人類的日常寒暄用語與社會結構及環境息息相關,譬如在看老天爺吃飯的農業社會,人們見面時常說「好天氣(Good day)」;展望未來,銀紙貶值,城市居民見面時互相打招呼,最終會採用「嗨,今天低物價(Hi, low price)」的問候語。

    幾十年後的今日,漢密爾頓的預言在中國實現。眼見通脹率攀上百分之五點一新高,食品價格瘋漲超過一成,物價已成為內地人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有網民渾改一首《漲聲響起來》新曲,唱到街知巷聞無人不曉。

    若問內地通脹猛如虎,香港形勢又如何?依我看,有過之而無不及,事關香港除了通脹猛虎,還有三隻小鬼助虐。第一隻小鬼叫「人民幣升值」,香港的日常用品悉由內地輸入,人民幣漲了,入貨能不貴麼?

    第二隻小鬼叫「聯繫匯率」,將港元與美元匯率緊緊繫住,主動放棄加息抗通脹的板斧。人家美國實施低利率,是為了刺激疲不能興的經濟,想你香港市道與美國大不相同,為何死要跟隨人家的貨幣政策?是為了輸入通脹吧。

    第三隻小鬼叫「最低工資」,羊毛出自羊身上,當商戶不能再用奴工價請人時,成本上漲,售價能不漲麼?

    三隻小鬼一起發功,合力將香港物價高高抬起。而最要命的是,人家內地發展如日方中,薪酬緊隨物價上漲,而你香港經濟轉型失敗,大部分人的薪金漲不起來,惟見物價加完再加,急死了。

    林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