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我在我思:英語坐大

中學教育語言微調方案一錘定音,意味着中中、英中的兩分時代將畫上句號。何謂「微調」?從字面解釋,即稍稍調適,微微改變,盡量保持原有面目風貌的意思。

然而,「微調」的定義又是否如此簡單?且看教育局怎樣詮釋:凡學校在過去兩年,平均獲派屬全港前列百分之四十的中一新生,數目達到每班學生人數的百分之八十五,便可彈性為有關班別的學生選擇適合的教學語言。

而獲批的學校,亦須按校內實際情況,如學生需要、教師能力等,決定該以「分班」、「分組」還是「分科」、「分時段」安排學生以英語學習。未計方案的其他具體細則,單是這兩條既要參考學生表現數據,又要校方依足指引辦事的嚕哩嚕囌規限,已足以讓全港中學的校長、老師暈頭轉向,忙個不亦樂乎,他們除了要在人手編配、教節安排、課本揀選上大費周章,更要舉辦多場講座,向家長、學生詳細道明學校分班的良善動機,從而減少「標籤效應」帶來的負面情緒。

「微調」強行登場,激起民怨民憤,各黨各派、不同政見、不同理念的人士群起而攻之。有人狠批政策「亂過亂葬崗」,有團體直言「又做白老鼠」,群情洶湧,一發不可收拾。其中要數言論最為激進的,莫過於語常會主席田北辰,他曾譴責「教語微調得不償失禍患無窮」,明確指出當局如若漠視民情,一意孤行的話,特區政府勢要為將來的後果負上全責。

真是大快人心!媚外之心不可有,愛國之心不可無,田北辰正正說出了重點來。

硬推「微調」只會造成母語失勢、英語坐大的現象,試問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又怎能支持意圖復辟英語的政策呢?

劉大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