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紀曉嵐鐵筆:香江官場互相傾軋又一幕

香江府衙的金融大掌櫃一直由任白頭擔任。這個任白頭一幹十六年,跨越英夷統治和香江回歸兩朝,歷經末代港督彭定康和香江特區政府兩位三屆行政長官董建華和曾小子,這個任白頭的「仕途」都算長命也。

在英夷設計的金融管理局之體制下,身為總裁的任白頭十六年來佔的是一個肥到漏油的肥缺,其薪酬和花紅動輒每年逾千萬港元,是香江府衙「第一人」──是行政長官的幾倍,也是他的頂頭上司財政司司長的幾倍,連花旗國這等全球金融超級大國的金融掌門人──聯儲局主席──如有「金融天皇」之稱的格林斯潘在任白頭面前也顯得十分阮囊羞澀,如錢莊櫃員見總經理也。「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眾必謗之」。同理,錢多於人,也必被妒之,加上任白頭這些年相當「牙擦擦」,故其人坐其位一直難安也。

不過,任白頭「風刀霜劍嚴相逼」之下能夠一坐十六年,自有其過人之處,也是形勢造成。任白頭早年參與過香港聯繫匯率政策的制訂,是港元與美元掛鈎這一聯匯制度加「堅定捍衞者」,其人也有豐富的財金經驗,知道怎樣在和國際大鱷「對賭」時、在國際大鱷「狙擊港幣」時出招「捍衞港元」、「捍衞香港金融體制」。這一點,在朝廷眼裏至關重要。因為香江回歸前後,朝廷最為緊張的就是港元的穩定、香江金融市場和體制的穩定,此乃香江經濟不亂的基礎。

事實上,香江剛剛回歸時,偏偏遇到了亞洲金融風暴。此次金融風暴就是國際大鱷在亞洲各地金融市場狙擊各國貨幣,造成股市、樓市、幣值大跌,摧毀當地經濟,當年港幣也被大鱷瘋狂狙擊,此乃香江回歸以來的一場大戰役,其規模猶如國共爭天下的「淮海戰役」也。時任財政司司長的曾小子對這場金融風暴、金融大戰基本處於無知狀態,盲目樂觀的幼稚可笑,一忽兒說「不要相信二流分析員」,一忽兒說「今年聖誕就能形勢好轉」。曾小子可說空有「財爺」之名,根本不知道當年金融、財經市場發生了甚麼事就信口胡謅也。

曾氏兄弟容不下任白頭

倒是金融「老雀」任白頭那次表現不俗。在我朝廷支持下,操盤擊退國際大鱷。此後,朝廷對任白頭頗有印象,朱鎔基相國那段時間在不同場合見到他總是笑容滿面,讚他幾句。而那時的曾小子在朝廷眼裏不過是一名「會計」,雖然貴為財政司司長的他乃任白頭之「老頂」也。

任白頭的春風得意,自會引起一貫器量狹小、忌賢妒能的曾小子的隱隱不快,等而下之的「真兄弟」鬍鬚曾當然更不必言矣。於是,當曾小子貴為特首、鬍鬚曾貴為財爺之後,任白頭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此香江官場爾虞我詐、互相傾軋又一幕也。

柳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