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是國際乳癌關注月,癌症基金會於這個月份舉行「粉紅革命」活動,提高公眾對乳房健康的重視。Coco李玟連續第3年成為「粉紅大使」,丈夫Bruce的母親亦是乳癌康復者,Coco對乳房檢查十分重視。乳癌是香港婦女的頭號癌症,面對日漸年輕化的趨勢,Coco提醒年輕女士亦不能掉以輕心,應該多了解自己的身體,一出現任何不妥,又或是外觀異樣,趕快求醫,以保安全。

Coco指母親從小教自己利用食指和中指慢慢起伏移動,觸摸乳房,作自我檢查。

Coco連續第3年成為「粉紅大使」,於活動上與不少乳癌康復者相處,為她們積極面對病症的信念感動。

自言很錫身、很怕病的Coco,認為任何徵狀都應病向淺中醫。

從小檢查乳房

每年的10月,亦意味一年一度的癌症基金會粉紅革命正式揭開序幕,Coco連續第3年成為「粉紅大使」,對於乳房健康的覺悟,原來從小時候就開始。Coco說:「母親本身是外科醫生,後來亦學習中醫,我們一屋女人,她從小就特別關注女性疾病。她教我們利用食指和中指慢慢起伏移動觸摸乳房,以作檢查,洗澡時間是觀察檢查的好時機,而一個月應進行兩次詳細檢查。」Coco指以往也會心存僥倖,認為自己只是30來歲,毋須擔心患病,但自從成為粉紅大使後,接觸過年輕患者.發現這個想法很不智。翻閱資料,知道此症年輕化情況普遍,30歲出頭的患者亦非罕見。

乳癌的可怕之處,是發病後期數發展可以非常迅速,故及早發現最為重要。Coco認為首要了解自己身體:「當你了解自己的乳房,清楚平常的狀態,一有不尋常便易於發現。一旦感覺任何不自在,又或是外觀有異樣,就要去求醫,就算最後其實是判斷錯誤,也總比忽略問題好。若能及早發現乳癌,治愈及存活的機會率都會大大提升。只是如此簡單的步驟,就可以保護自己。」Coco指自己的責任就是要宣揚這個簡單的訊息,Check!Check!Check!讓愈多人知道愈好,無論身處何地,都會不厭其煩提醒身邊人。

被積極態度感動

過去幾年,Coco於「粉紅革命」活動上與不少乳癌康復者相處,為她們積極面對病症的信念感動。她憶及一次與約50位乳癌康復者的拍攝工作,當中一位仍是治療中的患者,頂着因為治療而脫髮的光頭,談及治療過程,女患者報以很大的笑容,正能量滿瀉。Coco指患者坦言抗癌之路辛苦,不過過程中發現從未如此強大的自己,利用這個力量與癌症戰鬥,定能Fight低病魔。Coco認為保持信念,不要放棄,懷着擊倒癌症意志,對抗癌症非常重要。「丈夫的母親15年前曾患乳癌,她積極面對,而且更愛惜自己。以前她抽煙,患病後學懂注意飲食的重要。更重要是她的態度非常正面,例如面對辛苦的化療,掉光頭髮,她亦能笑指可以不斷轉髮型。我覺得與癌症的抗爭,態度亦是打倒癌症的關鍵;無論身處哪個期數,也一定要有戰勝的意志。有位朋友的父親,罹患第四期舌癌,沒有接受化療,靠意志力痊愈。聽起來很神奇,但其實意志力很強大,遠超乎你所想。」

掦言錫身怕患病

生於醫生家庭,Coco表示自己一向對醫學很有興趣,日常亦會留意飲食與癌症的關係,比如於社交網站關注醫生,吸收健康飲食的知識,飲食時也要檢點,不能躲懶。「小時候夢想是成為醫生,找尋治理癌症的方法。Bruce的父親是四期癌症患者,需要一直接受化療,眼見他身體變差,由活躍、熱愛跳舞到不良於行,覺得很難過。我們都放下工作,盡量陪伴他,丈夫亦需要我的支持。我真的好討厭癌症,癌症很可怕,現在我們身處的世界,空氣不好,工作壓力又大,這些元素沒辦法改變,可以改善的地方,例如飲食,就要盡力補救。燒烤食物燒焦的部分是100%致癌的,雞皮、雞翼尖要少食,而豆類、蔬菜,如苦瓜、西蘭花和豆腐則對女性和健康都有好處。除了飲食,無論多忙也要運動,以強化身體免疫系統,現在我比較多進行瑜伽,不過間中也會做帶氧運動,保障心肺功能。」Coco笑言自己很錫身,很怕疾病,覺得有丁點不妥就從速請教醫生,加上時有運動,飲食亦算健康,認為自己健康狀況大致良好。

醫生的話:自我檢查 偵察乳癌

港人生活緊張、作息不定時,缺乏運動,不少都市病都有年輕化的趨勢,包括乳癌。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張淑儀醫生指出,香港人乳癌發病中位數為50歲,比起外國人早約10年,7成的患者年齡介乎40至59歲,而且只有約5%人士有家族遺傳史。張醫生亦曾診治17、18歲的患者,顯示即使年紀未達40歲,亦不能掉以輕心。

自我檢查是偵察乳癌的第一步,張醫生警告,乳癌出現多無聲無色,患者體形變化不大、胃口未受影響,乳房少有感到痛楚,故不靠檢查,難以察覺。若懷疑患有乳癌求醫,醫生會透過觸診、乳房超聲波掃描檢查乳房,若需進一步確認,則會採用乳房X光造影檢查。如果檢查發現硬塊,醫生會從硬塊抽取小塊細胞樣本作活組織檢驗,進一步確認腫瘤屬良性或是惡性。張醫生提醒:「由自行檢查乳房發現的腫瘤,體積一般已有2厘米大,屬二期;而乳癌腫瘤生長速度可以相當迅速,一年時間已經可以進化到第四期,呼籲大眾一有懷疑,應隨即求醫,不要延誤診治。」

頭5年容易復發

愈早期發現乳癌,並立即接受治療的患者,10年存活率相當高。基本上,醫生會根據乳癌的特性和期數,選擇治療方案。一般而言,對付早期患者以手術為主,小於2厘米的腫瘤,可實行乳房保留手術,而二期以上的患者則多需要採用乳房全切除手術並同時進行乳房重建。手術之外,病人按需要輔以化療、賀爾蒙療法或標靶治療。療程結束後,一般頭5年較容易出現復發,需要每年覆診2次,之後5年每年覆診1次,10年若無癌細胞蹤影則視為痊愈、斷尾。復原的過程漫長,張醫生建議:「除需要維持每日半小時中度運動,以保免疫系統強健,同時要注意飲食,多食蔬果,減少攝取動物蛋白質,亦要保持心境開朗。乳癌若發現早期,10年的存活率達8成,患者真的毋須過慮,減少壓力積存,都有助減低復發風險。」

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 張淑儀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