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中拾遺:執膠

  • 一次颱風,吹倒了盛載膠粒的貨櫃,卻喚起了香港人對自己家園的保育意識。而同一次颱風,喚起了香港人的善心與同理心,卻同時凸顯了政府的庸碌無能與馬後炮的吹噓能力。一直強調做實事的他們,再一次在公眾面前做了實事,卻是笨實的那個實。而真正實務實幹的,從來都不是那些落區做騷買粉絲的高官,而是默默在酷熱天氣下到沙灘幫忙執膠的香港人。

    以往香港人連放假都寧願執錢,現在卻自發性地執膠,而且很多都是住在連海風都吹不到的鬧巿,功利地想,海岸污染成怎樣也跟他們無關呀,反正他們吃的魚也大多是外國進口的刺身壽司,有甚麼所謂呢?

    可是,他們還是把整個香港,包括他們無法享用到的海岸,或者沒有直接關係的本地魚排以至海洋生物的性命,都當作自己家園的重要事去幫忙,他們無私的行為在功利的香港人眼中也許比膠粒更膠,然而誠如社交網站裏評論這次事件的網民所言,真正的膠並不在海裏,也不在沙灘上,而在那些自以為聰明的香港人、甚至是政府官員身上。

    沙灘的膠易清,滲透到社會各階層的膠卻難以除去,尤其是那些尸位素餐、專做笨實事的官員,他們只懂邀功,只問他人的責,卻從不問自己的膠,這種膠,才是真正污染本港、窒息我們的硬膠。

    衷心期待有天全港巿民可以合力把這污染我們家園的膠除去,讓我們深愛的家園回復美麗。

    王貽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