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沙古道遊山玩水
早於宋朝,還未有獅子山隧道和大老山隧道的出現,農民要由沙田出九龍,便得翻山越嶺走約2小時山路,貫通博康邨及慈雲山的慈沙古道,就是其中一條山徑。如今古道依舊繁忙,不過行走路上的人,已由農民變為行山客,這條古道有山有水有樹蔭,絕對是炎夏遊山玩水的選擇。
Check Point 1 博康邨
從博康邨旁的水泉坳街直上一段柏油斜路,經過作壆坑村及水泉坳村口,然後再上多一段柏油斜路,便到達慈沙古道入口,路程約為20多分鐘。由於古道部分位處馬鞍山郊野公園範圍內,故見到大大個馬鞍山郊野公園的牌坊便是入口處了,旁邊有座小涼亭,大家不妨在此休息,抹抹汗,抖順條氣才繼續登山。
Check Point 2 馬鞍山郊野公園
小休過後繼續上路,由踏進馬鞍山郊野公園範圍開始,腳下的柏油路已變成非常原始的山徑,在一片綠色的山間小徑游走,沿途不少地方都有樹蔭遮擋,還邊走邊聽到石澗傳來的流水聲,感覺十分寫意。草叢間不時有蝴蝶和豆娘在飛舞,更有些不知名的可愛小昆蟲現身,途中我便發現在樹蔭下歇息的小蜥蜴,自然生態熱愛者來到,肯定有無限驚喜。
Check Point 3 燒烤場
沿山徑走,不久便到達一條石橋,橋下是慈沙石澗其中一段,淙淙的流水清涼又清澈,橋的另一邊則是一片綠樹林蔭的燒烤場,不少行山者來到這裏,都會找個陰涼處歇息,然後開個小型野餐會,並到清涼的溪澗玩玩水,消消暑。
Check Point 4 恒益商店
抖夠玩夠,再往上走,朝着下一站恒益商店的冰凍山水豆腐花進發。商店位處沙田坳麥理浩徑5段及衞奕信徑5段交匯處,向來是往來獅子山及慈沙古道的行山人士之補給休息站,商店平日提供汽水麵食,一到星期六、日和公眾假期,更會供應自家製的薑汁山水豆腐花,來到記住歎番碗。在商店斜對面,還建了個新公廁,衞生乾淨,出發往下一站之前,不妨「拜訪」一下。
Check Point 5 獅子亭
距離商店數十米處,便是沙田坳獅子亭,這座亭是國際獅子會分會為行山人士興建的,古色古香的涼亭,左右兩旁擺放了一對石獅子,天花保留了數張獅子亭的舊照片。雖然亭前的樹木長得太高,把九龍半島的景觀遮蓋大半,但仍可從僅餘的罅隙看到樂富及九龍塘一帶景色。
Check Point 6 觀音廟
離開獅子亭,沿左方紫竹亭旁一段斜路拾級而下,可到達慈雲山觀音廟,古廟建於1853年,已有逾百年歷史,據說是由昔日常路經此地的有緣人集資興建。這裏有多個佛堂,包括大雄寶殿、水月宮及大士殿等,水月宮內不但奉祀了觀音菩薩,側堂還擺放了觀音的龍床。離開觀音廟,再沿山路拾級而下,經過慈愛苑後山的盤旋小徑,便到達行程的終站—慈雲山北巴士總站。
INFO
全長:約4.5公里
需時:約2小時
難度:★☆☆☆☆
適合人士:5歲以上小童及初級行山者
中途退出點:可選擇行至獅子亭然後原路折返。
前往方法:於馬鐵沙田圍站下車,沿水泉坳街徒步上斜;或於沙田新城巿廣場及港鐵沙田站旁乘809K專線小巴,於作壆坑村口/水泉坳街下車。


在古道的山徑和石澗穿梭,感覺身心舒暢。


古道部分位於馬鞍山郊野公園範圍內。

沿水泉坳街直上,腳下就是石澗。

在古道上,可眺望沙田區的景色。

走過柏油路,很快便到古道的入口。

正在草叢間歇息的豆娘。

抬頭看着藍天,我深呼吸一口清新空氣,超Relax。

流水淙淙的慈沙石澗,睇見都覺清涼。

石澗流水清澈,玩玩水,暑氣全消。

綠樹林蔭的燒烤場,是其中一個歇息站。

位處古道上的恒益商店,是行山人士的補給休息站。

馳名的薑汁豆腐花。$12

商店斜對面有個簇新公廁,衞生條件不差。

古色古香的沙田坳獅子亭。

連接獅子亭的,是一條超斜石級。

慈愛苑後山護土牆上,是條盤旋小徑。

沿石級而下,便是慈雲山北巴士總站。

這張就是觀音龍床了。

水月宮內除奉祀了觀音菩薩,還擺放了觀音的龍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