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咬蜂螫 郊遊有法

蛇咬蜂螫 郊遊有法

秋高氣爽,最適合秋遊遠足,所謂打鐵趁熱,今個周末不妨摒棄家中的梳化、電視,行山親親大自然。不過,收拾行裝、準備「糧餉」的同時,行山前記緊學會處理蜂螫蛇咬的正確脫險方法,令你可更安心地翻山越嶺。

行山有益身心,呼吸清新空氣叫人精神爽利,但俗語有云:「上得山多終遇虎」,在香港雖無老虎橫行,但毒蛇、胡蜂和蜜蜂卻隱藏於山林、草叢之中,不可輕視。有行山專家指,蛇進入冬眠前,必先要飽食方才能安然過冬,故體內毒素會增多,被咬傷情況可能比較嚴重,需要小心防範。

吸啜蛇毒 易招細菌感染

根據醫管局香港中毒諮詢中心總監劉飛龍醫生表示,每年平均有幾十宗蛇咬人的個案,11月秋高氣爽,是戶外活動的高峰期,不時有遠足人士因被蛇咬而送院,故除了需要學懂避蛇,也要認清處理蛇咬的謬誤,以防萬一。看古裝片經常見到蛇咬啜毒的劇情,劉醫生指其實可能好心做壞事:「啜毒只能吸出不足一成毒液,而且口腔內潛藏的細菌,可導致被咬者出現細菌感染,令傷口發炎。其實,被蛇咬後應該立即將蛇的樣子拍下,以便醫生辨認蛇種,才能予以相應血清解毒。不過,拍攝時要站離蛇遠一點,以策安全;除非確認蛇已被打死,否則不要企圖將蛇一併帶到醫院,以免被蛇反咬一口。」

包紮繃帶 減慢毒液游走

而護理蛇咬部位時,劉醫生建議可先將肢體垂下、低於心臟位置,減慢毒液回流心臟:「通常蛇毒會滲入肌肉組織,令其麻痹乏力,若隨身帶有彈性繃帶,可以包紮傷口的上下一吋位置,那麼毒液就會留於淋巴腺內,減慢游走到心臟及肌肉的速度。不過,要注意不要綁得太緊,要留下約一兩隻手指能夠通過的寬度,以免影響供血,嚴重會引致肢體壞死,然後盡快送院診治。」

另外,劉醫生提醒各位遠足人士,要小心蛇含「毒」噴人,因為香港較常見的毒蛇眼鏡蛇,除會咬人之外,還會朝向敵人眼睛噴射毒液,故遇到蛇時,要避免與之對望:「毒液可以引起結膜炎,令雙眼紅腫疼痛,嚴重可致盲,若不慎被噴中要即時以清水沖洗眼睛,並立即送院救治。」

防「蜂」措施 外套罩掩頭部

除了蛇咬緊急應變法外,處理蜂類螫傷的知識亦是登山必須的。劉醫生指一般被蜂螫傷,患者會出現局部疼痛、紅腫,甚至皮下壞死的情況,而若對蜂毒有過敏反應,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血壓降低、昏厥、過敏休克等嚴重反應,可以危及性命。劉醫生表示:「被蜜蜂螫傷後的紅腫,以冰敷理後大致能緩解痛楚。但若出現過敏性休克則會有生命危險,若之前曾被蜂螫後出現過敏反應,進行戶外活動時應帶備抗敏針,遇蜂螫時即時往大腿注射,可保性命。」

其實,若陷入蜂群無法脫身時,記緊千萬不要揮打,盡量將外套罩掩頭部及喉嚨,迅速逃走。到達安全距離之後,要立刻用清水清洗全身外露部位,主要是去除費洛蒙的氣味,阻絕蜂群追殺。劉醫生提醒,蜂螫後留下的針刺帶有毒囊,若要剔除毒針,切不可用手,可以鑷子或信用卡等硬卡片拔除螫刺,然後立刻下山就醫。

預防蛇咬

.行山時要不時以手杖拍打地面,「打草驚蛇」。

.一些蛇如青竹蛇,會棲身於樹枝上,故行山人士應避免胡亂徒手撥動面前植物。

.遇到蛇時不要直視其雙眼,應保持鎮定,避免大動作引起其注意,並盡快離開。

預防蜂螫

.不要在頭髮上塗抹髮油。

.不要噴香水、香體露。

.不要騷擾蜂類及蜂巢。

.妥善包好食物,不要留下食物殘渣。

.受蜂類襲擊時,切勿以手帕或雙手驅趕蜂群,應以外套或毛巾蒙頭,悄悄後退。

Ivy

行山遇到蛇,點算呀?(設計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