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七日滬綜指報3,061點,距離年中2,000點左右的低點大幅上升。此輪股市上漲,是在宏觀經濟數據低迷的背景下展開的,原因必須拋開基本面,從資金與改革概念股中找。

資金源源不斷進入股市,從滬深兩市連續每天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成交量可見一斑。從個案看,股市從融資渠道、從民間高息市場、從房地產市場、從實體經濟等進入股票市場,融資市場能夠提供精準的數據。

出借收益水漲船高

融資量迅速上升,據東北證券統計,自十一月三日至十二月八日,融資融券交易餘額為9,160.015億元,相對十月末的7,023.76億元增加30.41%,淨增加2,136.26億元,其中融資餘額為9,080.215億,融券餘額為79.8億元,融資佔99.13%,融券業務佔2.94%。十一月信用帳戶新增40.528萬戶,兩融交易金額2.21萬億元,環比增加54.51%,累計融資融券交易金額達到19.37萬億元。

融資量如此增加還不夠,投資者的融資槓桿可能加長,針對兩融開戶,券商普遍降低了資金要求,有些甚至達到零門檻;對「開戶達到半年」的要求,可能改為「首筆交易半年」;同時,兩融的合約時間將放寬,允許融資融券合約展期但展期次數不得超過兩次,最長可能會達到一年半。

券商作為出借方,獲得8.6%左右的出借收益,股指上漲,進入股市的資金更多,券商前景更被看好。對於目前的股市而言,資金是最重要的柴火,除了資金,還是資金。

令人關注的是金融股,按目前兩市最低市盈率的銀行股板塊的表現來看,截至十七日南京銀行(601009.SH)、寧波銀行(002142.SZ)、中信銀行(601998.SH)、北京銀行(601169.SH)及光大銀行(601818.SH)等,從本輪的低點起動,實現漲幅翻一番或接近翻番。

在統計期間,融資淨買入額前10位個股為中信証券(600030.SH)、中國平安(601318.SH)、興業銀行(601166.SH)、中國銀行(601988.SH)、民生銀行(600016.SH)、方正證券(601901.SH)、興業證券(601377.SH)、中國建築(601668.SH)、廣發證券(000776.SZ)及農業銀行(601288.SH)。

積極擴大融資比例

十二月十七日,銀行股大漲,《中國證券報》報道,有關部門已將修改商業銀行法建議方案上報,或涉及到存貸比指標修改,銀行將憑空得到更多的資金。其他概念股包括有色金屬等,但相比金融股,輪動周期更快,風險更大。投資者融資看中的是實實在在的收益,金融股比其他從事實業的公司,在這方面想像空間大得多。

各券商恨不得從天上掉些錢以便擴大融資比例,而銀行也通過與券商掛鈎的理財產品,介入融資市場。目前排名前十的券商融資餘額總規模達到4,302億元,幾乎佔據了兩市融資融券余額的半壁江山。70家券商的兩融餘額不足百億元,14家券商兩融餘額不足十億元。這是資金實力的比較,家底愈雄厚,贏面也就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