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每隻股票的去留,是應該因應本身的基本因素或者股價變動而決定,實際上卻不然。今年開波至今,自己基金最大持股是美股DLB,因為睇好杜比全景聲戲院系統及Dolby Vision這項新技術,亦很幸運,現時DLB股價仍貼近高位,可是眼見其他高增長股紛紛倒地,自己也已是滿身傷痕,趁仍有好價,走還是不走?

不走就怕再一次見財化水,可是難得是風中勁草,長線目標價又未到,也沒有理由要特別去改變主意,假如是走,完全是基於驚輸的心態而已。

隨波逐流難成贏家

現時的日子,是最考驗信念的時候。自己的選擇是局部棄守,減少股票數目,再硬食今次的調整,講就非常輕易,可是一路睇着指數段段快放,手上組合帳面值卻持續縮水,是有心理壓力不再堅持,隨波逐流就算數,但假如墮落到這樣的話,長線還怎會是贏家?

由於管理資產規模不算細,要交出高回報,方法一定是要揀中股價長線有力脫胎換骨的股票,至於短炒及對沖等不外是輔助而已,減低組合的波動性,但長坐股票的心理壓力並不容易承受。

以一隻高增長股而言,高位調整一成半至兩成半之間,其實是相當正常而且頻密。不停走出走入想避重就輕,除非技巧超級高超,否則只會是益經紀,何況現今市場深度遠遠不及以前,大注走位根本不划算。

世界上甚少人靠股票致富,因為實在太難不去理會股價的短期波動,一些很少百分比的變動也寸土必爭。要避免迷失,惟有不時提醒自己,或者要問自己,信念是否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