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界透露,企業在兩地貸款息差最高達5厘,加上金融管理局向貸款增長逾20%銀行實施穩定資金要求,令銀行積極於年初借貸「跑數」,料中國相關貸款佔銀行業總資產比例持續增加,為銀行體系最大風險之一,香港以外使用貸款勢成下一輪重點監控對象。

本港銀行積極於年初借貸「跑數」,惟中國相關貸款已成為銀行業最大潛在風險。(資料圖片)

港銀對內地企業相關貨款

今年一月香港年率化貸款增長44.5%,金管局認為有相當一部分與中國相關貸款有關,並提出兩大監管措施,提早重訂穩定資金比率及縮短銀行對貸款的檢討周期。

港息較低刺激需求

銀行界解釋,兩項因素刺激內地企業相關貸款,其一是大型企業購入原材料或進行貿易時,直接在貸息較低的香港借款及進行支付,款項沒有進入內地。不過,另一種情況是企業借款後繞過不同渠道匯返內地,未必完全符合法規要求。

有負責風險管理的銀行界人士認為,中國相關貸款已成為銀行業最大潛在風險,但不同於按揭或私人貸款,金管局一直沒有採取具體措施降低信貸風險。儘管企業貸款難「一刀切」推措施監管,但相信金管局不會一直任由風險擴大。

金管擬限貸款用途

銀行界消息透露,近期金管局非常關注中國相關貸款數據,並且與多家銀行商討更細緻或嚴格的貸款用途等分類,或進一步調整銀行上報貸款數據的報表。

金管局發言人表示,一直密切留意銀行業的整體信貸增長,不只專注於非銀行類客戶的內地相關貸款,「非銀行類客戶的中國內地相關貸款」是一個非常廣泛的分類,涵蓋不同程度與性質的風險,只注重非銀行類客戶的內地相關貸款的規模不是特別有意義;相反,金管局的監管重點是要確定銀行有足夠的管控系統來管理風險。

相關貸款佔近19%

金管局數據顯示,本港銀行的相關貸款在一三年九月底達3.48萬億元,佔銀行業總資產比例,由○九年底的8.3%,增至一三年九月底的18.6%。金管局發言人表示,該局季報中的一三年九月相關數字,已反映新的申報表收集的數據。

中港息差刺激企業來港借款,銀行界表示,內地企業在境內貸息普遍約7至10厘,若來港貸款至少慳息一半,息差最高達5厘,預期在有關情況下,金管局難以壓抑市場需求。他續稱,金管局為銀行定下年率化貸款增長高於20%要實施穩定資金比率要求,業界理解為變相制定貸款增長上限,遂更積極集中年初「跑數」。

此外,德銀表示,本地零售貸款增長放緩下,香港銀行將轉向香港以外使用貸款,但有關貸款已屬於最大的單一貸款業務,而且增長勢頭持續,或為金管局下一輪出招監控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