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租/售 | ![]() |
租 售 | |
樓盤由property.hk提供 |
外國央行首獲點心國債配額
人民幣國債即將崔護重臨,中國財政部定於今個月在港發行230億元(人民幣.下同)國債,當中破天荒撥出20億元,以配售方式直接向海外央行及貨幣管理當局認購,金管局對此安排表示歡迎。分析認為有助人民幣國際化步伐之餘,更反映海外央行對中國國債的需求。
今次為財政部第四度來港發債,過往發行時並無特意區分海外央行,只視其為機構投資者,一視同仁地與其他機構一同認購。渣打香港環球市場主管陳銘僑表示,今次特別配售20億元予海外央行的安排,相信是希望吸引更多海外國家使用人民幣,提高人民幣在國際間的認受性,為人民幣國際化鋪路。
國債的配售額度確保海外央行「一定買到」,有市場人士指出,現時有不少央行不可以投資由企業或銀行發行的債券,只可以購買由國家發行的債券,今次中國容許其他國家的央行參與,其中一個原因正是有關央行對國債有需求。恒生銀行(00011)人民幣業務策略及計劃部主管顏劍文指,配售令海外央行不用再經第三者購入國債,料外國央行將歡迎此舉。
金管特設統籌窗口
不過,海外央行配售額度只得20億元,分析指規模不大,相信今次只是屬於試驗性質。金管局特意為海外央行的配售國債設立統籌窗口,息率將與機構投資者的部分一樣,而後者一如往年採用金管局的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作投標發行及決定息率。
顏劍文預料,國債息率約2至2.5厘,因為以往投資者較注重人民幣產品的貨幣升值潛力,但現時人民幣升值預期放緩,投資者轉而關注產品本身回報,料國債息率水平需有一定吸引力。
首加入十五年期債
今次國債有多項創新,除了規模較去年多30億元,為歷來之冠外,更首次加入十五年期國債。散戶關注的零售層面方面,額度雖然增多5億元,至55億元,但以佔比計則為近年最低。
經濟師關家明指出,財政部持續來港發行國債,對本港債市有幫助,由於債券每三至五年就會到期,所以需不斷發行新債,至少令市場流通量更趨活躍。
訊匯證券行政總裁沈振盈預期,兩年期的國債息率大約有2.5厘才算合理,但他認為息口應該比預期低,但至少回報要比iBond高才買得過。
關家明稱,投資者不會單純考慮人民幣的升值潛力,風險因素亦是重要的一環,而國債的信貸評級為國家級最高,所以國債亦有其吸引力。


人民幣國債大受歡迎,中國財政部月內將再來港發行。(資料圖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