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租/售 | ![]() |
租 售 | |
樓盤由property.hk提供 |
Fundman睇市:工行5元樓上見阻力
經歷八、九月份的洗倉,港股十月幾乎由頭挾到尾,上周五,十月期指結算,對好友來說可謂完美結果,恒指連升第六日,再進帳330點,報20,019點,並以1,094億的大成交紀錄,突破兩萬關口,較月初的低位1,6170點,反彈3,849點或者23.8%,短短十八個交易日,港股市值幾乎回升四分之一。做了淡友或者買了熊仔(恐怕上周三至五經已被收回)的,或者會問世界同一個月前到底有甚麼不同?筆者也不太相信歐美經濟情況,會因為美國可能推QE3或者歐盟EFSF推出,而有一百八十度的改變,但實際從市場操作層面,八、九月確實有過多的基金經理,對歐盟能否就歐債危機妥善處理,抱過分悲觀的假設,累積太大量的沽空盤,一旦發現錯估形勢而爭先恐後去回補,同樣可以極不理性。
金管局上星期公布本地負資產按揭,由第二季的48宗大幅飆升至上季的1,653宗,香港樓價從高位錄得5至10%的調整。若然按金管局要求本地銀行最多「借七成」的指引,理論上無可能出現這麼多的負資產,由此證明,街外仲有相當多新業主,透過按揭保險取得九成甚至九成五的按揭,故樓價只要輕微逆轉,就已變成樓蟹被綁。
特區政府又做明燈
由負資產按揭涉及的未償還貸款金額九月底總值41.48億元,反映這千六個負資產單位,平均欠款大約251萬元,可以推測負資產業主,手上主要是中低價住宅單位。凱恩斯學派認為,價格上升會導致需求減少,這供求曲線理論向來不適用於香港樓市,九七年至今,本地樓價愈高,市民想置業的興趣愈濃,樓市的交易量及交易額也會愈高,現在中下價樓開始湧現一批負資產樓蟹,而這情況在歐美經濟前景殊不明朗下,中短線可能還會惡化,真想知道早前喊着上車難的準業主,到底仍期待緊政府的置安心和新居屋快些推出,抑或幸災樂禍看着這千六個苦主?特區政府對房屋政策的轉軚時機,再一次證明是繼八萬五之後,又一明燈。
講番股市,史提芬多次提過,今次挾倉主角勢必是對沖基金「賭大咗」的內銀股。溫爺爺的微調言論,加上第三季業績無大問題出現,至少不良貸款惡化仲未浮面,令內銀挾空倉甚為壯觀,全球市值最大銀行工商銀行(01398),短短一個月內股價由低位3.46元挾到上周五最高見5.15元,唔夠一個月累積反彈四成九,認真誇張。
工行第三季淨利544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27%,與市場預期相若。期內淨利息收入925.8億,升18.2%,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245億,增長43%。截至九月底不良貸款率為0.91%,可謂完美無瑕的數據。只是,內地樓市回調及地方債務問題開始惡化,有史以來最好的資產質素能維持多久,是刻下最令持貨人不安的未知之數。
值得留意,工行在八至九月的高沽空期,有接近一個月時間股價停留在4.8至5.2元(港元.下同),相信亦係累積空倉最多的區間,上周五股價去到5元樓上開始見阻力,似乎淡友打算在此嘗試攔着猖狂的挾倉買盤,股價或有機會先回試4.3至4.5元之間,買貨不妨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