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9/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查詢股票編號

歐洲銀行 抗逆能力待加強

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表示,美國最長的衰退期已在去年六月正式結束,為期十八個月。消息刺激美股繼續向好,加上市場憧憬聯儲局將會推出新一輪的量化寬鬆措施,利好市場氣氛。不過,NBER又表示,一旦經濟再走下坡將是新一輪的衰退,即仍不排除「雙底」衰退的可能性。

資金則繼續流向中港股市,恒指更收復兩萬二大關,但內地在九月底至十月初假期較多,影響投資者入市意欲,預料港股在22,400點有阻力。目前恒指50日線已回升上21,113點水平,超越250日線的20,904水平,「黃金交叉」的出現代表走勢利好。

基金動向方面,據EPFR統計,於九月份第二周流入中國基金的資金創五周以來最多,而流入香港基金的也有6,500萬美元。如果將全球新興市場合計,則流入的資金更多達33.3億美元,創六個星期新高。

歐債危機未盡消除

至於市場憂慮歐美央行大量增加貨幣供應,令相關貨幣匯率下跌,通脹則升溫,資金因此而流入貴金屬市場,令金價升上1,292美元新高。愛爾蘭的主權信貸違約掉期(CDS)則升上433點的歷史新高,反映歐債危機一度多次導致市場大亂,現在情況雖已淡化,但危機其實並未完全消除。

在歐盟之中,即使是經濟實力比較強的德國,其地區性銀行也是問題多多,德國地區銀行的帳目混亂,更被形容為金融體系的定時炸彈,必須加以整頓,德國的政府部長就曾公開呼籲,要將八間大型地區銀行合併至兩間。

目前國際潮流是要銀行增加抗逆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高資本要求,但德國的大銀行在這方面仍需努力。要在二○一九年符合巴塞爾三的有關規定,包括德意志銀行在內的十大銀行將需要再集資500億歐元,其中400億是從盈利撥備和在市場集資籌集,其餘100億則由開源節流等途徑來獲取。可見在未來幾年,歐洲的銀行普遍仍需要集資。

時富財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