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捷克,與捷克總統澤曼宣布建立戰略夥伴關係。這是中捷建交六十七年來,首次有中國最高領導人訪問捷克,也是習近平首次訪問中東歐國家。

中國今次外交行動,實際上是對歐洲投棋布子,有很強的示範性。中國過往的對歐外交,一直偏重於西歐發達國家,尤其德英法三國,而忽視了中東歐諸國,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方面,中東歐各國的經濟相對落後,對中國經濟的拉動性不大;另一方面,中東歐各國在「變天」之後,右派上台執政,在外交上跟隨美國而敵視中國。因此,中國與這些國家的關係相對冷淡。

今時今日,國際格局發生重大變化,權力的天平開始向中國傾斜。捷克總統澤曼是務實的政治家,他上台後改變了向西方一邊倒的政策,開始尋求向中俄靠近。去年中國舉辦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大閱兵時,澤曼是少數以國家元首身份參加的歐洲領導人。他在習近平訪捷前,公開表示捷克現在要做中國進入歐盟的「安全港」,成為中國投資者在中東歐地區的樞紐,其對華誠意由此可見一斑。

中美地位 主客變換

目前,中國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急於通過「一帶一路」戰略走出去。由於中東歐經濟發展較為緩慢,對中國資金與技術有很強的需求,故此打開中東歐市場成為中國外交的重點之一。捷克雖然只是小國,但地處歐洲中部,戰略位置重要,如果中方將捷克打造成「一帶一路」的樣辦工程,將對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塞爾維亞等國產生強大的示範效應,難怪中捷兩國短時間內一拍即合。

從更長遠的角度看,中國在捷克的布局有更大的戰略意圖。當前,歐盟內部因難民問題而內鬥不斷,人心渙散,西歐地區更因為恐怖襲擊及極右勢力上漲,經濟在未來幾年都難有較大起色,這對中國外貿出口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若然中國能開闢中東歐市場,既可收彌補之效,也對人民幣國際化有極大助益。

另外,經貿關係的接近,也有利於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雙邊政治關係熱絡。冷戰結束後,中東歐集體加入美國陣營,僅得到口惠而實不至的承諾。如今美國全球戰略收縮,中東歐淪為雞肋,雙邊關係不斷冷卻。反觀中國擁有市場、資金與技術,可給中東歐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自然大受歡迎。此消彼長,中美在中東歐的主客之位已然變換。

近年來,中國外交圍繞「一帶一路」四處出擊,的確取得一些成績。問題是,北京的手段太過單一,一味依靠金元開路,投入重金,一旦遇到當地政局突變,投資往往竹籃打水一場空,這在緬甸已有先例。中國在捷克會否重蹈覆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