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總理哈珀宣布,不參加下月在北京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哈珀拒絕出席峰會的理由冠冕堂皇,其實是向中國施壓失敗後的無奈之舉,也折射出陷入低谷的中加關係將進一步冷淡。

十一月十一日是加拿大陣亡將士紀念日,與十日和十一日在北京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撞期,哈珀將留在渥太華參加陣亡將士紀念日活動。事實上,中加兩國關於哈珀與會的談判已持續兩個多月,早在今年八月,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就已向加方提交了邀請,加方也一直向中方討價還價,當時並不存在哈珀參加陣亡將士紀念日的說法,情況逆轉主要是中方拒絕釋放兩名加國間諜。

中國八月初以竊取機密情報罪名,逮捕在遼寧丹東開咖啡店的兩名加拿大籍公民高凱文及其妻子朱莉亞,引起加方不滿。有媒體九月引述加拿大官員的話稱,如果到時被捕的加拿大人仍被拘留,哈珀有可能拒絕訪問中國。現在看來,哈珀以出席亞太峰會向中方施壓、要求釋放高凱文夫婦的企圖失敗,不得不用參加陣亡將士紀念日活動作下台階。

挑刺找碴 索取好處

中加關係近年起伏不定,今年三月,哈珀在海牙核安全峰會上向習近平表達了年底訪華的意願,但七月底渥太華首次公開指摘北京支持的黑客入侵加拿大國家研究院,八月初高凱文夫婦被中國以「涉嫌從事竊取軍事和國防科研秘密活動」的罪名拘押。九月加國政府批准了擱置兩年之久的加中投資保護協定,一度被認為是哈珀為十一月的中國之行鋪路,但現在看來,中加蜜月只是傳聞。在世界七大工業國中,習近平目前只與日本的安倍晉三和加拿大的哈珀沒有舉行首腦會晤,中加關係的冷淡由此可見一斑。

加方用與會作為籌碼向中方施壓,是西方國家對付中國的慣用伎倆。當年北京奧運會由申辦開始,從美國國會的掣肘到西方媒體的唱衰,從藏獨組織搶奪聖火火炬到西方非政府組織的杯葛,再到西方國家領導人拒絕出席開幕式,一波接一波,不斷向中國提條件要好處,極盡敲詐勒索之能事。

在西方國家看來,中國人好大喜功,視舉辦國際賽事和全球峰會為揚國威的標誌,北京每每願意為了面子出讓裏子,每當中國舉辦峰會之際,必是西方國家挑刺找碴之日,向中國提出各種不合理的要求。但加方今次卻誤判形勢,中共第五代將國家安全視為核心利益,根本不吃加方這一套。

不過,北京需要警惕的是,除了加拿大,不排除美國也會藉機生事。尤其是目前香港的佔領行動陷入膠着狀態,反對派想方設法將事件升級,甚至引入外國勢力,因此可以預計,在亞太峰會召開前夕還會有一番龍爭虎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