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烏天然氣談判陷入困境之際,原本倚歐洲為後盾的烏克蘭,卻被德國背後放槍,德國總理默克爾宣布,如果烏克蘭與俄羅斯未能商定協約而遭受天然氣供應中斷,那麼烏國也不會獲得來自歐盟反向輸送的天然氣。烏克蘭前有熊後有虎,如何能熬過這個嚴寒的冬天?

一廂情願與俄惡鬥

歐盟此前承諾,若俄烏無法在十月底前達成協議,將反向輸送天然氣到烏克蘭。正是因為歐盟這個口頭承諾,使得烏克蘭與俄羅斯「鬥氣」時信心十足,寸步不讓,沒想到臨近最後期限卻出現變數。烏克蘭孤身面對俄羅斯,並無任何勝算,德國在最後關頭的背叛,也讓烏克蘭那些親歐民眾夢碎:他們當初義無反顧地將亞努科維奇趕下台,就是期望能得到歐盟的溫暖與支持,但現在卻淪為爺爺不疼奶奶不愛。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烏克蘭變天之際,歐美一邊倒地支持烏克蘭親歐派,各種承諾滿天飛,但一涉及到現實利益,這些國家便龜縮不出,烏克蘭淪為大國爭鬥的炮灰。事實上,歐盟對俄羅斯並沒有多少王牌,相反,天然氣是俄國手中的一件有力武器。

德國科隆經濟與能源研究所的一項研究顯示,如果俄國對歐洲「斷氣」,將呈現以下景象:一個月後,百分百依賴俄國天然氣的芬蘭受損;三個月後,波、土、捷、匈和斯洛伐克等國開始出現能源危機;六個月後,能源危機波及德、奧、瑞士、希、巴爾幹國家和愛沙尼亞;九個月後,德、法、意呈現嚴重的能源危機。有專家指出,歐洲要擺脫對俄國天然氣的依賴,至少需要十年時間。

正是因為對俄國天然氣的依賴,歐盟對俄國不敢將話說盡、把事做絕,甚至在關鍵時刻往回縮。烏國親歐民眾與政客高估了歐盟的能力,一廂情願地認為,只要與俄國拚到底,就會得到歐美毫不保留的支援,卻不知自己只是大國博弈的一張牌而已。

類似烏克蘭這樣的人群,全球比比皆是,香港也不乏這樣的市民,他們將香港的命運寄託在美英身上,為了反中亂港,到處告洋狀,尋求國際支持,李柱銘、陳方安生每逢政改的關鍵時刻總要跑到美英,見政要會議員,忙得不亦樂乎,實際上美英只是將香港當作遏制中國的棋子,並不是真正關心港人。烏克蘭民眾的悲慘命運,有多少港人能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