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昆明日前發生徵地拆遷血案,八死十八傷。此案是神州官逼民反的縮影,原先主政昆明並力推此項目的雲南省委副書記仇和難辭其咎。

經當地公安機關初步調查,晉寧縣富有村村民因泛亞工業品商貿物流中心項目建設問題,與建設施工方素有矛盾糾紛,以致項目自今年五月中以來陷於停滯狀態。原本開發商在徵用村民三千畝土地時,承諾每畝給予十二萬元補償,但後來反悔,只給村民每人四萬三千元,而且補償一直不到位,發展商出爾反爾,村民憤而堵路,阻止物流中心繼續開建,結果引發血案。

這是一場原本可以避免的悲劇,若開發商守諾,又何以至此?問題是,開發商為何如此強勢,居然出動穿戴警察裝備的黑社會進行清場?他們背後到底有哪些官員支持呢?

翻查資料,不難發現該物流中心是仇和當年一手打造的,仇和主政昆明時,將昆明原來一百四十多個市場合併為十四個,該物流中心便是其中之一,工程奠基之時仇和親自參與,還多次視察來自浙江的開發商公司。從某種意義上說,今次血案的始作俑者便是仇和等官員,問題是,如今仇和在省委副書記的高位上,又有誰能奈其何呢?

急功近利 竭澤而漁

仇和此人頗具爭議,從政以來多次施行和發布讓人驚訝和意外的政治舉措和命令。有人認為他為了政績不顧人權,也有人認為他做事鐵血果斷,有效促進了社會發展,當年他在江蘇宿遷的改革便是毀譽參半。二○○七年仇和調任昆明市委書記,在昆明「大拆大建」,並實行醫院和教育民營化改革,同時派出三十五個招商組到全國招商,這些非常規手段在當地引發強大反彈,被視為急功近利、竭澤而漁。

雲南前省委書記秦光榮曾當着仇和的面,列舉了昆明城建的六大問題:作為城市發展內核的歷史文脈被割裂,城市原有的大山大水空間格局被破壞,城市的街區和建築風格沒有特色缺乏個性,「中心攤大餅」,任意破壞城市與山水環境的有機聯繫,標誌性傳統建築被毀滅,一些歷史文化街區被淹沒,建築物千篇一律,滿目「水泥森林」。秦光榮認為昆明大拆大建等做法是對歷史文化的毀滅性打擊,仇和被駁得啞口無言。

事實上,類似仇和這樣好大喜功、胡作非為的地方官在內地數不勝數,廣州前市委書記萬慶良也是其中一個。這些人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以外行命令內行,不時發脾氣抖威風,以顯示自己的強硬作風來取悅媒體,但這些看似開明的政壇明日之星,大拆大建的施政,實際上違反經濟發展客觀規律,透支城市發展潛力與百姓的福祉,這些人與其說是明星官員,還不如說是野蠻粗暴的政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