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第二敦煌上萬雕像風化
【本報訊】內地保護國家文物不力一直為外界詬病。始建於東晉、被譽為世界罕見的第二敦煌的陝西子長縣鐘山石窟,近日被揭嚴重風化,上萬尊雕像甩色、面目模糊和殘損,有的一碰化塵。文物保護部門稱近三十年石窟風化嚴重,但他們無權對雕像加固維修,石窟隨時面臨毀滅性威脅。
國家顧不上保護
位於延安子長縣的鐘山石窟,共有一萬三千多尊石雕造像,千姿百態,氣韻生動,屬國家一級文物,被學術界稱為中國最早石窟群及世界罕見的第二敦煌。因保護不力,加上嚴重滲水,過萬尊雕像嚴重風化,輪廓盡失,甚至一碰化塵。
當地文物管理所魏姓副所長分析,風化是因鐘山山體滲水所致,但石窟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他們只負責外圍安全,不可擅自加固維修雕像;而國家又顧不上保護,現在完整雕像只剩三千五百多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