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手一個個倒下 阿蓋德風雨飄搖

  • 被喻為下一個拉登的阿利比,今趟或真的死了。美國證實阿蓋德第二號人物的他,遭無人機擊斃,雖然巴基斯坦塔利班聲稱並無此事,不過無論華府怎想邀功,諒也不敢編造這樣的謊言,何況,也不見阿蓋德有任何澄清。在組織中備受愛戴的阿利比一死重挫士氣,美國若是混淆視聽,阿蓋德哪能不吭一聲?

    阿利比在阿蓋德中地位無可取代,對「聖戰士」來說,阿利比是一個傳奇。一九六三年在利比亞出生的他,堪稱多才多藝,幾乎無所不能,他既擁有化學學位,也是詩人,更是教士,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呆上一段日子,便能說得一口流利普什圖語和烏爾都語。二○○二年,阿利比在巴基斯坦落網,囚於阿富汗巴格拉姆美軍基地,二○○五年,他竟越獄,逃之夭夭,被視為阿蓋德英雄,從此聲名大噪,扶搖直上,成為組織喉舌,單在二○○六年至二○○八年,便發布過十七次錄音和錄影,指引分散各地的阿蓋德成員,免致偏離拉登的航道。美軍在擊殺拉登時獲取資料顯示,恐怖大亨對阿蓋德成員失控感到沮喪,對阿利比極為器重。

    拉登去年五月被殺,在扎瓦希里坐上阿蓋德第一把交椅後,阿利比升任第二把手。美國相信,阿利比是阿蓋德中僅有幾個能夠批准襲擊行動和頒發教令的領袖之一。阿蓋德為外界所知的逾三十名領袖逾半喪命,核心層已搖搖欲墜。

    阿利比之死,對阿蓋德打擊尤其大。重要之處,在於他是組織內一道橋樑、一個牧羊人、一盞指路明燈。埃及醫生扎瓦希里深沉陰冷,阿利比卻是平易近人,情報顯示,阿蓋德成員對扎瓦希里似乎只有敬畏,但對阿利比卻深深愛戴。阿利比恰像黏合劑,連結起阿蓋德中央和各個分支,他不時發布錄音和錄影,鼓動阿蓋德成員行動起來,更在思想上導引他們。專家認為,襲擊行動指揮者易找,但像阿利比這樣集多種角色於一身的人難求。

    對阿蓋德來說,阿利比甚至比扎瓦希里更重要。只有四十九歲的阿利比死了,比他年齡大一截的扎瓦希里,即使逃過美國追殺,還能撐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