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廠宿舍充保障房
湖北武漢保障房建設被揭濫竽充數,有關政府部門為完成中央分配的建房任務,在工廠、大學的宿舍樓等貼上保障房牌子,當作新建保障房。網民炮轟當局弄虛作假,令老百姓無處安居;當局死撐此舉是以多元化方式,解決建房問題。
北京《新京報》報道,武漢去年獲中央分配新增近十二萬套保障房的任務,同年底該市住房保障與房屋管理局宣布,建設任務已百分之一百零一點九八完成。
但記者日前走訪發現,在武漢東湖高新區茅店村一間中學的六棟宿舍樓,外墻全被釘上公租房(類以本港公屋)的牌子,將這批使用多年的宿舍,歸類為保障房。而該區另外八個公租房項目地盤,目前仍是一片荒地,也沒有動工迹象。
辯稱多元形式完成任務
東湖高新區規劃局一趙姓負責人承認,該區六成以上保障房是籌集而來。所謂籌集,就是把區內工廠宿舍等住房釘上招牌,當是保障房。武漢市住保局負責人亦辯稱,中央要求新增保障房,而非新建,他們是以多元形式完成任務。
早在今年初,銀行在調查武漢、東莞等八個城市房地產商時發現,真正新建的保障房不足三成。學者指出,這是因為保障房在法規上沒有明確定義,令地方政府有機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