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視寰球:美拉攏緬甸意在中國

美國與緬甸近期眉目傳情,繼奧巴馬與緬甸反對派領袖昂山淑姬通話之後,國務卿希拉妮下月初將對緬甸進行歷史性訪問。美緬從交惡到交好,這一轉變的過程,實質是美國要封鎖中國的出海口。

美國過去一直視緬甸為專制獨裁國家,小布殊當政時曾考慮將緬甸納入支持恐怖主義國家,準備派兵突襲緬甸,美國軍艦一度在仰光外海游弋。緬甸政府不得不在○五年大舉遷都,從沿海的仰光遷往內陸山區的內比都。美國雖然最終放棄在軍事上打擊緬甸軍政府,但經濟制裁卻持續不斷,利用非政府組織對緬甸進行「顏色革命」更是家常便飯,○七年緬甸曾爆發「袈裟革命」,據說背後就有中央情報局支持的各類基金會和非政府組織的功勞。

奧巴馬大搖橄欖枝

美國過去一直期望瓦解緬甸軍政府,但奧巴馬上台後,卻一改態度,對緬甸政府大搖橄欖枝。在白宮看來,美國過去愈是擠壓緬甸,緬甸政府愈是倒向中國,對中國依賴更深,中國在緬甸的勢力便更龐大,這反而不利於美國圍堵中國。

眾所周知,美國圍堵中國的主要目的就是封鎖中國的出海口,控制中國能源與商品進出口的海上路線。目前,中國五分之四的石油進口要通過美軍控制的馬六甲海峽,為擺脫困局,中國在緬甸投入巨資修建中緬輸油管道,將來自中東的石油從緬甸實兌港上岸,通過輸油管線直達雲南。該路徑比按傳統方式通過馬六甲海峽將原油運抵廣東提煉,至少能減少一千二百公里的路程,而且安全得多。

可是,中緬這條輸油管卻成為美國的眼中釘,從動工開始,美國支持的各類非政府組織便以環保人權為名,四處施壓,要求緬甸暫停這項工程,但這些阻撓之聲並沒有影響輸油管的修建,美國政府對此惱羞成怒。奧巴馬上台後,將戰略矛頭對準中國,重新檢討對緬甸的政策,認為與其通過制裁迫使緬甸投入中國的懷抱,還不如用利誘方式將緬甸從中國懷抱中拉出來,成為美國圍堵中國的棋子。

正是這一戰略的轉變,使希拉妮能紆尊降貴,摒棄過去的各種看法,親赴緬甸訪問。美緬雖然交好,但美國顯然不會放心讓脫了軍裝的緬甸軍人繼續長期執政,必然會支持昂山淑姬上台。美國在緬甸的戰略目標是扶植親美政權,圍堵中國,這兩大目標是相輔相成,緬甸政府禮遇希拉妮,相當於引狼入室,最終要引火燒身。

劉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