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爆炸普京最傷
莫斯科機場大爆炸,受傷最深的不只是一般平民百姓,俄羅斯總理普京應該是最大的政治受害人,所以在事件發生之後,他第一時間已揚言報復。普京雖然沒有明言如何報復、向誰報復,但大家都會猜想得到,他會繼續執行血腥鎮壓,擴大情報收集範圍,寧枉毋縱,以「有殺錯,冇放過」的原則去消滅車臣分離分子。
在大爆炸事件之前,莫斯科已揚言車臣的局勢受到控制。莫斯科兩度用兵鎮壓車臣,在正式戰爭上取得勝利,當然,俄國和車臣都付出非常沉重的傷亡代價,俄國自知無法無休止地在車臣打仗,故用的是鎮壓和收買的兩手政策。
鎮壓車臣 絕不手軟
在鎮壓方面,俄國無所不用其極,絕不手軟,打擊面又深又廣。一九九九年,俄國招降了叛軍的其中一支,實行以車臣制車臣,卡德羅夫父子先後出任車臣總統,到現任總統小卡德羅夫在二○○七年就職之後,形勢似是向和平穩定的方向發展,普京也以此為其個人成就。不過,今次莫斯科機場大爆炸,說明過去幾年的所謂和平成就只是虛有其表。
俄羅斯和車臣之間的恩恩怨怨,在過去二百年來一直糾纏不清。沙俄時代開疆拓土,經過幾十年血戰,終於把車臣劃入版圖;但是,車臣在沙俄倒台之後,又再重申獨立,蘇聯政府接連用兵鎮壓,甚至出到種族大規模遷徙,希望連根拔起車臣民族,卻不見成效。在這二百年的鬥爭中,車臣的頑強和自主性已經表露無遺,到蘇聯解體之後,車臣又焉會再臣服於莫斯科之下?
莫斯科對車臣的血腥鎮壓,最初也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然而,當小布殊打響反恐戰爭之後,普京也搭上反恐的順風車,把伊斯蘭極端恐怖分子的帽子信手拈來,往車臣武裝分子的頭上一戴,那就等於取得尚方寶劍,可以為所欲為,肆意屠殺車臣民眾。這種屠殺手段,令車臣和俄羅斯的仇恨愈結愈深,就算俄國最後收編了叛軍領袖卡德羅夫,也無法撫平傷痛和仇恨。
對於普京來說,其報復之言只是有點惱羞成怒,但實際上是沿着過去二百年的軌迹來發展,其後再加多一招收編敵軍,基本上是假借卡德羅夫的手去進行血腥鎮壓。惟當這種血腥屠殺的手段在過去二百年來都無法取得成果,事到如今再加碼報復,又是否可以把車臣叛軍壓下去?
高壓政策 效果成疑
俄羅斯的高壓政策把車臣的社會民間組織打個稀巴爛,屠殺鎮壓讓更多車臣人走上恐怖襲擊的不歸路,普京再來新一輪的報復,只會為車臣叛軍製造更多襲擊藉口,要知道,前任車臣總統就是被暗殺而喪生,而卡德羅夫在二○○九年也曾被企圖暗殺。普京仍堅持硬幹,效果如何,可以想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