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好珍貴,但香港一直以來只把雨水排出大海,好嘥水!」本港沿用傳統雨水排放技術,用地下渠道直接把洪水排出大海,未有善用水資源。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的學者質疑傳統技術浪費水資源,遠遠落後於外國包括美國、澳洲及新加坡等地,這些國家十多年前已開始發展可持續雨水排放系統,利用周遭環境設施包括特別設計的花槽、綠化屋頂及滲水路面等吸納過剩的雨水,淨化後送到水庫儲存備用,更可綠化環境,建議本港急起直追。

徐婷芳指雨水滲入路面下的泥石底層,可一併淨化水質。

新加坡一個公園前身為明渠,引入技術後的綠化地帶吸引居民休憩。(港大提供)

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助理教授徐婷芳二○一四年獲政府中央政策組公共政策研究資助計劃撥款約五十萬元贊助研究,證實可持續雨水排放系統較傳統技術吸納更多雨水。她指,特別設計的花槽留有空間,雨水滲入經過特別設計、高約半米至一米的泥石底層後,不但做到濾水、吸水及淨水效果,亦較普通花槽收集多十倍雨水量,作灌溉或循環再用;至於路面滲水物料則可處理附近一至兩倍範圍的雨水。她又提到,雖然本港一些新樓宇亦有綠化屋頂,但多為美觀之用,「唔夠厚、冇改善吸水能力」,效用未如理想。

星洲10年前已引入技術

徐婷芳指,香港引入可持續雨水排放系統起步緩慢,「政府好似想試下,但目前只有渠務署污水處理廠內有研究滲水路面」,相反,外國如新加坡早於十多年前已引入相關技術,例如有一個原為明渠的地方,使用可持續雨水排放系統技術後,明渠綠化成公園,吸引居民休憩,整個社區獲益。

她指,雖然本港引入此技術會面對不少困難,「空間有限,公眾認知不足等」,但她認為政府只要肯踏出第一步,例如在已建成的設施基礎上,撥出半成至一成空間作嘗試,已可發揮更大的綠化及排洪效果。她指在現有設施上加入此技術較麻煩,因要降低花槽高度,改動較大,最佳方法是在建造新設施及新發展區引入此系統。

徐婷芳指引入可持續雨水排放系統技術,建造成本將貴兩至三成,現時外國大多會把有關成本轉嫁到雨水管理費中,向市民徵收,一旦本港引入有關技術,屆時政府或需向市民徵費。她指去年訪問了六百名市民,九成支持引入技術,以雨水管理成本為每人一千元計,受訪者表明願付八十八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