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港獨」之聲四起,大學生領袖不但將「港獨」宣之於口,更揚言以激烈行動爭取獨立。多數人對這些言論和行為一笑置之,認為「港獨」不應該亦不可能實現;但亦有人火上加油,吹捧此等獨立宣言為香港新世代的新思維云云。

有人指出,「港獨」的宣言違憲違法,必須取締。這方向的思路相當合理。不過,問題的關鍵在於「港獨」似乎有一定的市場,於是才會有人起而疾呼。因此,更值得探索的是,為甚麼「港獨」會變成香港社會的熱門議題。

在相當程度上,「港獨」與「本土」意識共生並存。就近年的歷史發展而言,「本土」比「港獨」更早進入社會的議程,前者可以說是後者的主要母體。

「本土」意識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七十年代,當時港英政府推出一連串措施對應六十年代兩場社會動亂,民間亦發起幾次大規模社會運動爭取各種權益,於是漸漸出現「香港人」的身份認同。當時的中國社會仍然處於文化大革命的過程之中,中港兩種社會的巨大差異令香港人產生了一種強烈的身份對比,於是形成「香港人」和「大陸人」兩種不同的身份標籤。這種身份差異並沒有隨着大陸改革開放而改變,反而因為兩地交往機會的增加而令香港人更注意到彼此的不同。

即使如此,「香港人」的身份意識並未衍生出「本土」的觀念,更遑論「港獨」,當時大學生領袖更關心的反而是國家的前途。到了八十年代,「港獨」終於在政治圈中出台。一九八四年中英談判期間,羅保議員在立法局提出動議,要求將香港未來的事務提交立法局討論。這動議的動機顯然是要在中英雙方的談判中加上一個香港,使香港成為可以和中英兩國平起平坐的政治實體。這動議雖然火辣,但當時「港獨」未有市場,事件最終並未引起太大的社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