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本土派自詡是維護本土利益,「本土」一詞像是其專利。本土派近年除發起示威和街頭抗爭,更積極參政,並計劃九月以本土、抗爭甚至「五區公投」理念在立法會五大區派員參選,聲言不與傳統泛民協調。本土派山頭林立,有評論指屆時互不相讓下有可能「攬炒」。

本土派不認同中國人身份,更仇視內地遊客和新移民,他們聲言香港要自足自決,實際是自絕於國家。其實「本土」一詞不應被其壟斷和作政治目的。內地人喜愛香港文化,港式茶餐廳在全國大中城市都有其蹤影,港產片在CEPA支持下,去年在廣東就有四十億元票房。推廣香港本土文化不等於與內地對立,利用本土可帶來更多商機。

香港本土文化亦吸引大批內地遊客來港,本地貨也受到青睞。國家十三五規劃繼續支持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航運及貿易中心地位,惟過去的旅遊中心不見提及,新聞發言人老實不客氣地回應,指香港要對遊客營造友善環境。香港早前一連串「驅蝗」、反水貨和「光復」行動,針對內地客並充斥語言肢體暴力,影響內地人來港的意欲。深圳居民一簽多行政策已暫停,香港旅遊業正面臨寒冬,本土派待客之道是否代表真正香港價值和利益?

特首常被攻擊施政報告配合國家一帶一路政策是討好中央,其實一帶一路可使香港強化聯繫人角色,為金融和貿易發展添注動力,符合本港利益。回顧特首叫停雙非、限奶令、暫停一簽多行以及推出港人港地和樓市雙辣招等政策措施,哪一項不是以本地人利益為優先?筆者期望本土派支持符合本土理念、強化本地航空樞紐地位的三跑工程,做到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