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學生會刊物《學苑》打正旗號,主張香港二○四七年後「建國」,顯示有些精英院校學子抱定不走正路走「獨」木橋的意態作為政治目標。儘管可以質疑《學苑》在校內的代表性以及其政治意念的堅持程度,但這種傾向及發展仍然值得關注。

無獨有偶,泛民政黨公民黨藉其十周年慶典發表《宣言》,提倡「本土自主」,主張港人要「重新思考我城的未來,探索和確立香港這個所在地的全新定位」,又指香港儘管結束了殖民統治,但至今依然未能擺脫不公平的政治框架,並要自行重訂香港永久性居民的身份,以及內地人來港的政策等。通篇雖未直用「港獨」、「建國」字眼,但有評論指出,其以「城邦」為定位的「港獨」意識已力透紙背。如果說,學子崇揚「港獨」尚涉政治幼稚,那麼以黨派宣言表達的政治訴求,就絕非政治幼稚現象,而是有媚俗藐憲的意味。媚俗,是政治路線投向可爭激進選票的本土主義;藐憲,則是藐視《基本法》與國家憲法對「一國兩制」的界定,乃知法者藐視憲政。

早前公民黨成員對港大連串事件的涉入,已經眾所周知,這次相近的政治表述,不禁讓人猜測其關連。由於都提到二○四七年的遠期時點,反映一方面是想做選戰前動員,另方面想向中央叫陣,以收垂注及談判講價之效,也算得上用心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