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鍾君容報道 中風患者即使身體功能痊愈,精神健康仍需漫長復康時間。屯門醫院招募二十四名來自新界西多間學校的高中學生,進行社區探訪,為中風康復者撰寫抗病文集並結集成書。再邀請二十七名來自香港浸會大學音樂系學生,為他們編製樂章,冀透過文字及歌曲,鼓勵中風患者走出陰霾。有醫生指出,藥物對中風病人來說,只佔治療一部分,意志的堅持及獲他人理解,才有助加快康復。

盧國軒為中風患者吹奏音樂。

蔡宏方、春鳳及吳楊城(前排左起)鼓勵中風患者走出陰霾。後排左二及右二分別為莫凱喬及盧國軒。

獲關心了解 重新企番起身

五十八歲的春鳳中風超過十年,病情反反覆覆,令她受盡折磨,「覺得世界剩番黑色同灰色,成日問點解?點解係我中風?」她更有過自殺念頭,曾想過以枕頭了結生命。後來春鳳在社區中心認識了同路人,互相鼓勵,了解到自己並不孤單,世界才逐漸變成彩色。

春鳳過往害怕他人以奇異眼光看自己,不敢外出。她坦言中風患者最需要他人理解,對於有學生為自己撰文,她表現興奮,「估唔到有人會將自己經歷寫成書,有人理解,好開心!」

五十四歲的中風患者蔡宏方亦曾擔心不獲他人接納,足不出戶。蔡太太表示,有人關心及了解他,「可令佢重新企番起身。」

新界西醫院聯網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部副顧問醫生吳楊城表示,中風患者的精神復康是漫長道路,患者長期受病魔折磨容易出現抑鬱或焦慮,獲他人理解及支持,是治療的重要部分。

中六學生莫凱喬及浸大音樂系學生盧國軒,對於能透過文字及歌曲鼓勵患者重新振作,感到有意義。盧更指:「音樂有療傷作用,但無諗過可以將音樂帶到社區,幫到有需要嘅人。」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