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物品,大意義。一支筆、一塊擦字膠、一張糖紙,見證時代轉變,勾起不少港人的童年回憶。香港歷史博物館首辦「香港兒童生活」回憶分享及文物徵集行動,獲市民捐贈四千多件文具、玩具、課本及閱讀刊物,橫跨五、六十年代至千禧年不同年代的珍藏,由字母擦字膠到機械筆盒,換衫公仔紙到他媽哥池,《老夫子》到《黃巴士》,這些物品將永久保存,作日後研究及展覽之用。

香港歷史博物館早前舉行「香港兒童生活」徵集行動,共獲市民捐贈四千多件物品。

七十年代的部分鄉村學校仍會教授《三字經》。

「劍仔」是七十年代其中一項常見的兒童小玩意。

香港歷史博物館會將市民捐贈的物品永久保存,作研究及展覽之用。(資料圖片)

黃廼錕

香港歷史博物館於一一至一四年開展「香港兒童生活」研究計劃,共徵集到逾四千件與不同年代兒童生活相關的物品,包括教科書、校服、文具、玩具、兒童書刊、服飾以至零食包裝等。香港歷史博物館一級助理館長黃廼錕接受本報專訪指,市民對徵集活動反應踴躍,「本港地少人多,收藏物品困難,無空間儲存,但有好多童年難忘嘅物品又唔捨得掉,希望可以保留香港歷史片段有關嘅物件!」

西餅紙盒變玩具小屋

零食陪伴不少兒童成長,如花街朱古力橫跨多個年代,黃指有市民捐出一個早期的朱古力盒,反映五、六十年代社會物質不富裕,小朋友過年時收到的禮盒,定必珍而重之,「好多小朋友都夢寐以求,朱古力有好多唔同味道,包裝紙亦都唔同款式,甚至連糖紙都會保留」。七十年代初開始流行西餅店,他指盛載西餅的紙盒亦變成「玩具小屋」,是不少兒童的恩物。

文具在兒童心目中有着「超然」地位。藏品中有一式二十六款的英文字母擦字膠,每塊擦字膠上印有一個英文字母,黃指這款擦字膠橫跨六十年代尾至九十年代初,字母代表的英文字亦隨着時代演變而愈來愈艱深,「可能需要滿足家長需求,O for Ostrich(鴕鳥),S for Swallow(吞噬)等」。九十年代起,兒童不只滿足於擦字膠,當時盛行滿布機關的筆盒,藏品中便有一個可調校日期的機械筆盒,按掣後日期及鉛筆刨會自動彈出,當年小朋友每逢換新筆盒,總會向同學炫耀一番,互相比併。

老夫子 十三點 入民心

眾多藏品中,歷史較久遠的得數一九五三年出版的兒童讀物《兒童樂園》創刊號,黃指《兒童樂園》每半個月出版一期,屬四色印刷漫畫,對東南亞的兒童成長甚具影響力,內容包括中國民間故事及西方寓言故事,當時每冊售價六毫,足足是小朋友一星期的早餐錢。其後相繼出現《老夫子》、《十三點》及《龍虎門》等不同類型的漫畫,其中《十三點》主打少女讀者,漫畫中女主角的時裝及髮型均參考當年時興的時裝及髮型書,角色深入民心。九十年代則有《黃巴士》、《兒童快報月刊》等,紙質更佳,其中《黃巴士》更有中英對照內容,滿足家長「贏在起跑線」的期望。

文:馮淑環

相:馮淑環、洪業銘

逢星期一至五見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