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近年政治事端四起,已變成見怪不怪的社會現象;但近日學生接連輕生的噩耗卻令社會陷入了沉痛的思索之中。

香港的教育究竟出了甚麼事?這幾天香港各界都格外關注這個老掉牙的社會問題。按媒體的報道,學生自殺的主因都與學業壓力有關,教育當局似乎責無旁貸。

不過,就香港教育發展的歷程而言,學生最感受到壓力的日子應該是三十年前,並非今天。一個活在八十年代的香港學生,從小學開始讀書,中間要經歷學能測驗、中三評核試、中學會考、高等程度會考、高級程度會考這些關卡,才有機會敲大學的門,每一年在相應的年級應付這些考試的學生就有數十萬之多。

那時候的現實是政府投放在教育的資源不足,惟有減少學生的發展需求,因而引發激烈競爭。學能測驗是按學生的成績分派往不同水平的中學,基本上沒有學額流失;但中三評核試則拔取六成的學生繼續留在政府資助的文法中學,被淘汰的四成要轉往職業先修之類的學校。這兩批學生命途各異,但兩年後都同樣要參加中學會考,接受人生第一次正式考驗;一旦失敗,就可能從此失去讀書的機會。政府的設定是每十名會考生只有約三名升讀預科,失敗率其實非常高。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是學生人數與大學學位差異最大的年代,當時在嬰兒潮出生的人口已屆參加會考的年齡;每年大約有十萬個學生參加會考,其中約三萬人成功升上預科,最後只有不足三千人在一至兩年後入讀中大或者港大。這種金字塔式的學制一直為社會詬病。踏入八十年代中後期,政府開始發展高等教育,將大學學額逐步增至目前的一萬五千個左右;加上幾千個非政府資助學位,對應較三十年前大減幾成的高考人數,單從數字上看,香港學生的學業壓力應該與日俱減才對。今日學生自尋短見,究竟問題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