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聯周浩鼎以一萬多票之差於立法會新界東補選落敗,是繼去年十一月區議會選舉後,建制派在新界東再吃苦頭。這兩次教訓對於建制派內部來講,無疑是大警號。

去年區選,公民力量比一一年減少四席,民建聯在大埔區比一一年減少三席。整個新界東,建制派主要組織(民建聯、工聯會、新界社團聯會、新民黨、公民力量、經民聯)加起來共得約十五萬票,算上其他建制人士約三萬八千票,共約十九萬票。事隔不足四個月,民建聯在立法會補選得票為十五萬零三百二十九,是進步還是退步,則看怎麼去判斷了。

另一方面,公民黨楊岳橋得票為十六萬零八百八十,本土民主前線梁天琦得票為六萬六千五百二十四,兩者合共約二十三萬票,比民建聯周浩鼎多約八萬票,泛民主派和本土派在新界東已經取得壓倒性優勢。

周浩鼎落敗對其個人成長而言,是一次磨練,讓他反省自我和團隊的不足。到底是個人魅力不足,還是他的團隊未能上下一心,這真的只有與他共事的人才知道。而對於民建聯和建制派來講,也是一個反省的好機會。守舊、過時的宣傳手法和活動模式,是時候好好調整。過去幾年,東鐵沿線居民面對個人遊、水貨客等影響,建制派在這些問題上的態度,確實大有改善空間。向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反映民意和香港實際情況的進度和深度,建制派也明顯不算合格。加上其他因素,最終釀成今天泛民主派和本土派在新界東大有市場的局面。

或許,建制派接連在新界東跌倒,是給它改革的機會,趁着這段時間,從參選人到黨內,從黨內到建制派,進行多角度改革,才能捲土重來,在未來選舉中重奪人心和選票。當今敗局,短期來講是痛苦的,長遠來講是促進革新的。因此,無論是敗選或勝選,能夠從中反省,吸取經驗,才是為香港締造更健康政黨競爭的必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