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諮詢文件建議中學生「識簡用繁」,引起不少爭議。教育局解釋有關文件並非本屆政府的政策,而是○二年已經存在,只是大家以往沒留意而已。其實,此一時也,彼一時也,在泛政治化的今天,有關建議火上加油,隨時重演國民教育胎死腹中的一幕。

撇開政治爭議不論,就簡繁體本身優劣而言,當然還是要支持繁體字。中國文化之博大精深,就體現在文字上,繁體字迄今使用了一千六百年,反觀簡體字只有數十年歷史,根本不可同日而語。不是說文字愈古老愈好,而是簡化字過於簡單,變成符號,往往字不達義。曾有台灣人到內地後戲作對聯,上聯「麵無麥,愛無心,單翅能飛」;下聯「餘不食,親不見,無門可開」,橫批「不生而產」,諷刺簡體字喪失文化韻味。更有人將內地親情缺失、孝道不再,歸咎於「愛無心」的失敗教育。

或有人謂,率先推行簡體字的是國民政府,這種說法是知其一不知其二。不錯,一九三五年國民政府教育部推出第一套漢字簡化方案,但遭到國民黨中央委員、時任考試院長戴季陶的強烈反對,直指簡體字扼殺中華文化,並揚言如果政府不收回簡體字方案,他將杯葛任何官方會議。由於戴是文化界名人,又是蔣介石的好友,加上這套方案的確引起不少非議,蔣介石於是下令暫緩推行,不了了之。中共建政後,出於推廣識字、消滅農村大面積文盲的實用主義考慮,再次推行簡化字方案。

歸根究柢,簡體字流行於五四運動後,當時有部分知識分子有感於中國貧困落後,歸咎於傳統文化,倡議逐步簡化漢字以至取消,全盤西化,魯迅更曾提出「漢字不滅,中國必亡」的激烈口號。如今觀之,簡體字是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後文化不自信的產物,而今中國崛起,除了提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更要提倡文化自信,不是香港要學習簡體字,而是內地應逐漸恢復繁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