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回歸前在香港接受教育,只有中五程度的中文水平,回歸後有較多機會接觸簡體字,筆者花了近三年時間才能完全看懂簡體字,但至今仍有許多簡體字寫不出來。新加坡政府四十年前把中文書寫文字由繁轉簡,目的是希望可以和中國更容易溝通,以致與筆者同齡的新加坡人更精通簡體字。其實,全國有十三億人使用簡體字,只有三千多萬人使用繁體字,不過,筆者絕對贊同學習繁體字,因為大致上可看懂秦始皇統一文字後中國的所有文獻。

香港教育局課程發展議會於去年十二月發表關於中文科的公眾諮詢文件,其中在「課程發展理念」方面,提及學生應「在掌握繁體字後,亦應具備認讀簡化字的能力,以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及加強與內地、海外各地溝通」,這引起不少反對派人士的反對,認為這會令香港人更進一步被邊緣化。不過,筆者仍希望我們的下一代有機會接觸及認識更多簡體字。

筆者在此和大家分享簡體字的幾項簡化原則:假借字,採用一個同音或者近音的字代替,其中有些是採用了更古的漢字,例如「丰」與「豐」,「腊」與「臘」。形聲字,借用形聲字的原理,將原有的形聲字更換形旁或聲旁使之更簡單。草書楷化,將草書的寫法轉成楷體,如「专」和「專」。特徵字,原來的字可能有多個部分,現在僅保留其具有特徵的一部分,如「医」與「醫」。輪廓字,保留原來字的輪廓,如「鸟」和「鳥」。會意字,借用會意字的造字原理,用較簡單的表意部件來代替原來的複雜筆畫,如「泪」和「淚」,「尘」與「塵」。符號字,將原來字中筆畫較繁複的部分變成簡單符號,例如「鸡」與「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