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壽命的提高,是和平、穩定和科技進步的結果,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就引起國際上的廣泛注意。一九五六年,聯合國的《人口老齡化及其社會經濟後果》研究報告中就提出,當一個國家或地區六十五歲及以上老人數量佔到總人口比例的百分之七時,即標誌着該地方已開始進入老齡社會;倘若這個百分比增加到百分之十四,那麼這個國家或經濟體就正式成為老齡社會。

每個地方都有一個從進入老齡化到成為老齡社會的過渡期。日本是東亞國家中最早進入老齡化的國家,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用了二十五年,於九十年代中期成為老齡社會。

香港老人的平均壽命與日本不相上下,卻延遲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才開始出現老齡化傾向,而且過渡期預計是三十年。這不僅使香港有了更長的準備期,還令香港有了向日本等地方學習的機會。

香港的這個人口優勢,究其原因,主要得益於七十年代比較寬鬆的移民政策,即允許內地年輕人到香港打工,從而提高了本港年輕人和年輕家庭的比例。事實上,香港各方面的發展都與珠三角密不可分,過去如此,將來也如此,香港不可能單獨應對老齡化。

然而,此次特區政府退休保障諮詢文件中,卻對深圳河以北隻字未提,對未來勞動力短缺等問題,也沒有提出在珠三角區域框架下協調解決問題的思路。這種把香港抽離其腹地的思維方式,不利於應對未來的問題,也不符合香港的歷史發展進程。政府當然的理據是,本次諮詢關注的是本港人口的退休保障問題,而且《基本法》賦予了特區政府自行制訂相關政策的權力。

事實雖然如此,但是退休保障和應對人口老齡化涉及到長期政策問題,「一國兩制」和區域發展的因素無論如何都不應排除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