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於春,今日是大年初一,相信不少讀者都會到親戚家拜年,喜慶心情洋溢。但同一時間,不少在社會最低層的人卻被遺忘。有議員早前於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批評政府人員趁嚴寒天氣派員清洗露宿者聚居的隧道,最終要由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當眾聲明會跟進才作結。

露宿者一向是困擾政府及地區人士的難題,對他們來說,最好是「眼不見為乾淨」,不少區議會及政府部門將區內天橋底下的空間鎖上,或於公園座椅加上欄杆,在地上噴灑消毒粉及凍水,務求令露宿者不能留宿。更令人氣憤的是,食環署曾經多次於凌晨清洗露宿者聚居的街道,除了擾人清夢,更毫無同情心,將露宿者未及拿走的個人物品當作垃圾處理,最終要由社福機構代露宿者伸冤,入稟法庭追討財物損失,政府部門才肯認錯。

於嚴寒期間清洗街道,除了令露宿者受苦,亦是對清洗街道的外判工一種折磨,實屬不必要,難道會有人於嚴寒天氣下投訴街道不清潔嗎?就算政府清洗了街道,露宿者問題也只是被掃往地氈底,政府應以支援角度出發,而非將他們趕盡殺絕。

一個社會無論如何繁榮,也會有最低層的人生活;而一個社會是否文明,除了看當地基建等設施是否發達外,更重要是如何對待人民,尤其是弱勢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