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前兩任特首在任時所提倡的經濟政策相比較,本屆政府在經濟政策上所採取的態度較為務實及可行,其特點是:不談長遠發展,不談新興產業,爭取在任只完成一件大事,解決土地房屋問題。

政府主導的產業政策均不成功,梁振英政府從理想主義回歸到現實主義。回歸後的多屆政府所推崇的紅酒港、中藥港、數碼港,以及包括檢測和認證產業、醫療產業、創新科技產業、文化及創意產業、環保產業及教育產業等六大優勢產業,遺憾的都無一例外地與失敗掛鈎。在經歷過多次失敗後,本屆政府吸取教訓,梁振英在其任期內並沒有對新興產業的行業選擇進行投入及撥備資源,只是提議成立創新及科技局,為有意在港從事創新創意的各行業工作者提供資源幫助。另一方面,特首的精力更多的放在其擅長的土地房屋領域上,以完成一屆政府只做一件大事的目的。

另一個歷任特首經濟政策的特徵則是「一屆推翻一屆」。兩屆特首接班人均沒有把上一屆政府所推行的長遠經濟政策繼續執行下去,甚至連公共部門都有另起爐灶的需要,如金融發展局在梁任內的成立,實屬資源浪費,因為金融發展局的功能大可由金管局來承擔。

以目前香港的政治生態環境來看,「一屆推翻一屆」只會更不利於香港的發展。倘若政府能夠維持其政策連貫性的話,在回歸後的十八年時間內,足以讓香港成功孵化出多個具有經濟附加值的行業,成功例子包括區內四小龍的南韓及新加坡,具體的案例就不一一敍述了。

從經濟政策的規劃來看梁振英的治理,可看出其策略之優,也可看出政府在政策連貫性上的不足。一屆政府只做一件大事的方式確切實可行,但若只為了短期的利益而放棄對香港長遠發展進行思考及規劃,將會導致因小失大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