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新年快樂、恭喜發財」聲此起彼落,茶樓大排長龍,小朋友忙着𢭃利是,機場川流不息,熱鬧氣氛一如往昔,其實誰都知道,新年不僅帶來新希望,也帶來新挑戰。猴年,注定是波動的一年、不平凡的一年。

台灣在除夕前一天發生大地震,倒塌的大樓掩埋了許多鮮活的生命,也為這個新年染上悲傷;北韓慶祝發射衞星成功,被國際社會譴責發射長程導彈,東北亞不穩定牽動大國角力;歐洲無法擺脫難民問題困擾,社會右傾大勢所趨;敍利亞內戰似乎沒有盡頭,伊斯蘭國恐怖主義更有向全球擴散之勢;烏克蘭及俄羅斯角力不斷,隨時爆發新熱點。除了戰爭及恐襲威脅,經濟動盪更是令人憂慮,中國經濟增長失速,國際炒家狙擊包括人民幣在內的亞洲貨幣,一場新的金融危機隱然成形,一旦爆發,破壞力之大隨時超過當年的東南亞金融風暴。

世界並不太平,香港更無法平靜。社會泛政治化愈演愈烈,加上今年是立法會選舉之年,行政立法關係只會更加緊張,港府施政只會更加寸步難行。事實上,由於立法會拉布流會不斷,工務小組迄今只批出兩個項目,涉及五十多億元,本年度完成七十二項基建項目已經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高鐵工程一拖再拖,若追加撥款無法及時通過,項目將面對爛尾危機。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承認,高鐵撥款繞開工務小組直接提交財委會是迫不得已的做法,而即使高鐵撥款最終通過,議會也不會天下太平。

香港窩裏鬥還在其次,中港關係惡化才是最大的挑戰。本土化、港獨思潮氾濫,不斷衝擊一國兩制的底線,而銅鑼灣書店事件真相未明進一步加深香港社會與內地的猜忌。作用力有多大,反作用力就有多大,中港對立導致兩敗俱傷,當然,朝廷只是面子受傷,香港則是傷筋動骨,雞蛋碰石頭決不是勇氣可嘉,而是不自量力。香港將向何處去,怎能不令人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