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曾在band 3及傳統名校任教通識科,令我驚訝的是,似乎band 3學生對通識的興趣並不遜於傳統名校學生,甚至更期待上通識課和更有生命力。理論上,傳統名校學生的家庭環境好得多,應該更見多識廣和更有學習興趣才是,然而,我發覺名校學生雖是可造之材,但部分名校在教學方法上卻忽略了學習的基本元素——成功感和內在動機。

「自從我開始不合格,便對通識科失去興趣了。」這是學期末學生問卷調查中最多學生的感覺。原來從中三開始,老師便已經用文憑試的要求去嚴格批改功課,讓學生早些知道自己不合格以鞭策學生早些操練,故此,每兩星期,儘管同學們花了四至六小時做一份功課,但每次總是有許多同學不合格。不少不合格的學生便認定自己「點讀都唔掂」,亦沒有興趣去了解社會、關心社會議題。中三開始接觸這一科時,不少學生很興奮,很積極想事情,甚至在班上雀躍地辯論,但久而久之,已沒有動力去說和想。想?不如學習點小聰明算吧。

相反,在band 3學生的通識課堂內,筆者及同事尊重學生的所見所聞以及師生共同建構大家理解的社會,文憑試合格率一直在所有科目的頭兩位,而畢業之後,不少學生仍然關心和討論時事。

鼓勵學生思考和幫助他們面對考試其實是沒有矛盾的。與其給予學生多得連老師都怕做的考題操練,倒不如把一些作業變成改善社區發展的建議信;發現自己在社會裏的意義,比終日想着競爭好得多。筆者沒有否定公開考試及學習答題的重要,但請相信,只要給予學生學習的意義和成功感,他們一定能夠考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