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正就中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進行諮詢,當中提到學生應具備認讀簡體字能力,認為能「擴大學生的閱讀面,以及加強與內地、海外各地的溝通」。撇開政治因素不談,學生真的有必要在繁體字以外再學簡體字嗎?

有一則流傳甚廣的笑話。話說文革時期有北大圖書館員聲稱館內並無《後漢書》,原來他只知《后汉书》。當然,堂堂全國最高學府,不見得真的會犯這種低級錯誤,想來是穿鑿附會的多。但無可否認,繁體字(或曰「正體字」)文字分工較精細,就拿「後」與「后」,指涉的就是不同事物,清楚得很,不比內地,皇后是「后」,后門也是「后」,用在人名、地名等專有名詞就更加混亂了,習簡體字者認字較習繁體字者少,殆無異議。

誠然,內地刊物以簡體字印刷,完全看不懂的話,閱讀面難免過窄,但真學懂也沒甚麼難度。從未學習簡體字的人,只要花時間閱讀一、兩本內地印行的書,就能從上文下理自行學懂。當然,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簡體字書寫速度較快,不少學生應試時也會使用,這從側面說明簡體字不用專門去學。相反,從小接受簡體字教育,要認識繁體字,就殊不容易了。因此,針對「擴大閱讀面」,不少專家均提倡「識簡用繁」,硬要學生花費寶貴的時間「學習」自然就懂的東西,不是有點無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