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社會近年力倡傷健共融,惟有調查發現,智障人士在職場受歧視情況嚴重,六成打工仔認為,智障人士的情緒和行為難以理解,擔心他們難以溝通合作、有滋擾及暴力行為,甚至會與智障人士保持距離。調查機構指,智障人士在職場上受排斥,令他們的工種容易被定型,建議企業設立有效的反歧視及處理機制。

調查機構冀企業設立有效的反歧視及處理機制,確保員工得到平等待遇。(受訪機構提供)

六成人稱難理解行為

社會服務機構「親切」,過去三個月訪問逾八百四十名在職人士,六成人認為智障人士的情緒和行為難以理解,四成三人擔心智障同事會有突發的情緒和行為,會不懂處理。另外,三成二受訪者擔心他們的能力無法勝任工作,會影響進度;有百分之八受訪者更認為智障人士無法適應一般工作環境,只能在庇護工場工作。

調查又訪問了十八名智力障礙人士、其家長、社工和僱主,有家長反映,大部分公司只會安排智障人士擔任勞動性及沒人願意做的工作,其子曾因常搬運重物而加重腳患,需要多次入院。亦有智障人士反映在職場上被欺凌和排斥,最不開心是被同事無故用粗口責罵。

「親切」認為,政府主要以發放薪酬津貼作誘因,鼓勵僱主聘請智障人士,但未有對症下藥消除大眾對智障人士的誤解,以致他們在職場上面對各種的排斥及歧視。「親切」署理總監馮慧萍建議,企業可推行職場共融模式,包括提供訓練,讓僱員學習與智障人士相處的正確態度及技巧、為新入職的智障員工進行培訓,協助他們適應職場環境,以及設立反歧視及處理機制,確保每位員工得到平等待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