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日前在國會舉辦的一場關於政府施政方針的辯論會中,提出他認為理想的政治制度裏最需要具備的五個要素,包括:

第一,具有一個為人民負責且有長遠眼光的政府;第二,確保制度具有開放性且保證公平及自由;第三,制度需培養責任感;第四,制度需捍衞多元宗族社會;以及第五,具備穩定元素,主要在保障國家儲備及維持公共服務誠信兩大領域上。

把香港政治環境的現實情況套入李顯龍的五個要素裏並作出比較後可發現,香港與李顯龍的理想制度相差甚遠。

在經歷了多次推動長遠經濟民生政策失敗後,特區政府大幅減少了在香港長遠發展上的規劃及施政工作,在退休保障、強積金改革及醫療改革上的檢討和研究,也未見獲得市民支持;特首選舉改革失敗使香港政治制度的開放性仍受限制;現有公務員制度,以及立法會與行政長官的對立關係,使各團隊之間難以形成合作,培養責任感更是困難;本土意識崛起不利於香港社會融合及人心回歸;唯獨在穩定性上香港有點起色,貨幣穩定性較高且外匯儲備充足,公共服務質量穩定但缺乏長遠考量。

以上五個要素的建立前提有兩個:第一,領導人與其他不同政治理念者具備良性互動、雙向溝通的機制,並出於為社會長遠發展的共同方向來攜手努力。換句話說,需要具有建設性的反對黨派人士。第二,高效的政府團隊。以目前香港的政治環境來看,香港兩者均不具備。

目前香港的政局已經走進了一個死胡同,因此,香港急需借鑑新加坡,以上述五大要素為基礎,對香港政治及公共行政生態進行檢討,並提供一個不同政治黨派及團隊在位時,均能確保香港繼續取得成功的政治制度及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