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化導致蔬果變形!近年本港天氣變幻莫測,雖然剛經歷五十九年來最低溫度,但香港天文台去年錄得平均氣溫逾攝氏二十四度,較平常高近一度。氣溫上升打擊本地農夫的收成,當中有機耕作的農夫收成大減四成,農作物更出現不同程度的變形,白蘿蔔開花、士多啤梨不結果,甚至西蘭花也大縮水;亦有農產品受環境污染而變質,如番茄表面長出瘡疤,菠菜葉呈黃點等,均教農夫苦不堪言。有學者指,受到極端天氣影響,聯合國更預期未來十年全球糧食最多下跌三成,本港不能獨善其身。 文:林建平/圖:吳啟偉、吳康琦

成哥指,有農友因自家種植的白蘿蔔變爛及出水,製不成蘿蔔糕而大感失望。

本地農夫馮先生指,氣候反常導致農產品收成大減四成。

剛發表的《施政報告》會落實新農業政策,推出基金及成立農業園推動本地農業發展,惟農夫未嘗甜先捱苦,極端天氣令不少本地農夫飽嘗「種菜不成菜、種蘿蔔開花」的慘痛滋味。粉嶺鶴藪喜樂園地負責人馮先生指,今年冬天氣溫異常和暖,「一個月就經歷晒春夏秋冬」,相比去年同期,其農作物收成減少最多四成,蔬菜體積普遍減半,部分白蘿蔔更因氣溫過暖而長出花,「有花就唔會有蘿蔔㗎喇,要成批種過!」他指,蘿蔔營養被花吸收,換言之有花就無果。

以往冬季士多啤梨將園地染得一片紅,但此情不再。馮去年九月播種的士多啤梨,不敵暖天而全軍覆沒。第一次收成泡湯,他於去年十一月再播種,惟至本月中仍只見綠葉,料收成勢跌一半,「以前呢個時候成塊田紅噹噹,今年有冇都唔敢估!」

去年平均氣溫24.2℃

一般有兩個拳頭般大的西蘭花及椰菜花亦嚴重縮水,拿在掌心中相當「的骰」。馮指西蘭花體積不及以往一半,相信因氣溫徘徊在攝氏二十度致加速結果。他稱,西蘭花過小會影響市民購買意欲。

事實上,氣候反常將本港去年平均氣溫推至歷史高位,香港天文台總學術主任岑富祥指,去年平均氣溫達攝氏二十四點二度,較平常高零點九度;降雨量約一千八百七十四點五毫米,比平常跌約兩成二。厄爾尼諾現象每隔數年出現一次,影響世界各地,出現極端高溫、乾旱及多雨等反常天氣。

另一邊廂,出租農地予市民自耕的田媽媽有機農莊,亦體會到另一種氣候變化的影響。該農場主任成哥指,農友一般會在農曆年前三個月種植白蘿蔔製作蘿蔔糕,惟今年白蘿蔔長得異常奀瘦,「以前一條蘿蔔起碼有一斤重,依家呢啲得半斤左右,輕咗一半!」更甚的是部分白蘿蔔變爛及出水。

菜葉變色蟲蛀嚴重

成哥稱,港人火鍋常吃的蔬菜茼蒿及生菜,亦因天氣過暖而受到影響,大部分茼蒿的體積過小,不足正常的十分之一;至於生菜,約有半數菜葉變成深啡色,蟲蛀情況較往年嚴重。荷蘭豆今年收成亦大減逾半,一個攀藤種植面積以往可種出一斤荷蘭豆,而且每造可收成四至五次,反觀今年產量只有約四両,收成減少至兩至三次。

在大埔農墟出售有機蔬菜的鄧先生表示,除氣溫變暖外,污染嚴重亦導致酸雨,其售賣的番茄及菠菜都受到明顯影響,「番茄表面好似生Cancer(癌症),菠菜葉就有黃色一點點」。他坦言今年收入減少最少三分之一,憂慮未來耕種更見困難。

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高級榮譽研究員趙紹惠指,農夫會根據農曆時間表播種及收割,惟極端天氣頻繁下,「佢哋唔知幾時好天幾時落雨,攪亂晒個時間表」。她稱,聯合國預期未來十年糧食產量會最多下跌三成,科學家正研究耐濕耐旱的「粗生種子」來對抗反常氣候。

漁護署指日常食用蔬菜中,本地供應佔百分之一點九,進口蔬菜中,內地佔約九成三。為避免天氣反常致嚴重經濟損失,署方鼓勵多元化種植。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