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腸易激綜合症患者因腸道內壁肌肉頻密、強烈收縮,導致腹痛、腹瀉或便秘等徵狀,大便後才能緩解徵狀,估計本港近一成人口受此病困擾。現時治療方法主要透過藥物減輕徵狀或患者避免進食致敏食物。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吳兆文昨指出,心理困擾或壓力是致病原因之一,相信心理治療例如催眠有助紓緩徵狀。有十五名患者參加的催眠治療先導研究,發現能夠減輕徵狀近五成。

催眠治療是安排患者在安靜環境深呼吸,按治療師指示將雙手按腹,感受腸道反應。(資料圖片)

吳兆文(中)認為,心理因素可致腸易激綜合症,催眠治療有助紓緩徵狀。右為病人關先生,左為尹婉萍。

十五名參加者在二○一二至一三年間,先後接受四次,每次三小時催眠治療。他們在治療前後接受評分,治療後的分數由二十六點四分降至十四點三分,反映徵狀減輕,情緒困擾亦減少。

緊張放屁 影響社交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譽講師尹婉萍解釋,催眠治療是安排患者在安靜環境深呼吸,再按治療師指示,將雙手按腹,感受腸道反應,再進一步了解這些反應有否由負面情緒引發。當負面情緒處理後,患者腹部不適徵狀亦紓緩。

現年二十四歲的關先生是其中一名參與研究的患者,五年前高考後,他每當緊張便會大量放屁和腹瀉。他說,與朋友約會必定預早一小時出門,以便尋找洗手間。放屁的異味令他在大學上課或到戲院看電影時,必定坐在最後一行,避免異味影響別人,他曾被指當眾放屁無禮貌。

他接受催眠治療期間,發覺緊張時膊頭扯緊,因此學習用雙手緊抱自己直至無力再放鬆,身體便可鬆弛下來。學懂以此紓緩情緒,他的腸胃不適徵狀獲改善,去年更完成在美國半年交流活動。

催眠治療對腸易激綜合症患者初見成效,港大希望招募一百五十至二百名患者參與較大型的研究,進一步了解療效。有意參加的市民可致電23171383查詢。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