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快到,市民喜歡吃煎堆、角仔及剝瓜子,但大量吃這些香脆可口的賀年食品隨時咬崩牙。香港大學牙醫學院去年跟進九宗牙齒斷裂個案,其中七宗在一月至三月新春期間接獲。 記者蘇家欣報道

市民吃瓜子,可考慮用剝瓜子器幫助。(資料圖片)

吃瓜子時用門牙咬開瓜子殼,易令門牙出現裂紋。(受訪者提供)

牙齒斷裂常見於臼齒。(受訪者提供)

張順彬籲市民不宜強行咬開食物。

牙醫學院牙髓病臨床教授張順彬指出,牙齒意外咬到硬物或受撞擊,會出現肉眼看不見的微細裂紋,稱為「牙隱裂」,若持續大量剝食瓜子、花生或果仁等堅硬食品,令裂紋惡化,有機會咀嚼一粒芝麻亦足以把裂紋擴闊,令細菌入侵牙髓和發炎,結果要拔牙。他建議市民,新春期間不宜吃大量堅硬食物。

冷熱特別敏感

九名病人全經由牙醫轉介予港大,年齡介乎三十五至五十五歲。他們出現咀嚼時牙痛、牙齒遇冷或遇熱時敏感等徵狀,斷裂的牙齒多涉及臼齒和前臼齒。張順彬稱,臼齒在口腔咬合時受力較門牙大,較易造成斷裂。

他解釋,牙隱裂一般在進食時無意中咬到沙粒般硬物造成,「痛一痛後無嘢」,但事後咀嚼食物時感疼痛,及後對冷熱特別敏感。其後,牙齒斷裂或部分脫落,咀嚼對牙齒產生的壓力消失,「唔覺得痛」。不過,患者的牙齒其實已嚴重斷裂,裂紋蔓延至牙腳。即使勉強補牙,但補牙物料的黏合力不足,每次咀嚼時,牙齒仍會再次斷裂或崩脫,最後要將牙齒脫掉。若裂紋只局限在牙齒表面琺瑯質或象牙質,未深入牙髓,可加上牙套,防止裂紋增加。

宜用工具「剝殼」

他又指出,牙隱裂造成的裂紋極微細,X光檢查也難發現,需要利用口腔手術用的顯微鏡檢查,以及為病人牙齒做咬合測試。若裂紋可以X光或肉眼看見,顯示裂紋超過一微米,足夠讓細菌入侵,令牙肉出現牙袋,即牙周病的一種,情況嚴重會引致牙髓發炎和含膿,令患者面部腫脹,屆時不單要脫牙,還要處理發炎。

農曆新年臨近,張順彬提醒市民,果仁、瓜子等脆口賀年食品、吃蟹鉗等,都令會牙齒損耗。他建議市民進食時利用工具將外殼打開,日常進食時要分散兩邊口腔咀嚼,分擔牙齒的壓力,以及避免進食大量外皮堅硬的食物,包括煎堆,減低牙齒受創機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